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听泉     
总以为清泉是需要用耳朵倾听的。也总喜欢在某个朦胧的黄昏,微闭双眼,来听听泉——那来自深处的天籁。"叮咚——叮咚——"没有浮躁的喧嚣声,没有嬉闹的嘈杂声,泉的声音是如此的清逸、澄澈,宛如一位智者在幽静的山谷里踱步。有时也不免叫人疑心,是哪位隐居的女子正感叹身世,弹出断断续续的琴声?"泉眼无声惜细  相似文献   
2.
精彩段落江轮夹着细雨,送我到肇庆。冒雨游了一遭七星岩,走得匆匆,看得蒙蒙。赶到鼎湖山时,已近黄昏。雨倒是歇住了,雾漫得更开。山只露出窄窄的一段绿脚,齐腰以上,宛如轻纱遮面,看不真切。眼不见,耳则愈灵。过了寒翠桥,还没踏上进山的石径,泠(ílng)泠淙淙的泉声就扑面而来。泉声极清朗,闻声如见山泉活脱脱迸跳的姿影,引人顿生雀跃之心,身不由己,循声而去,不觉渐高渐幽,已入山中。——谢大光《鼎湖山听泉》  相似文献   
3.
心泉叮咚     
《同学少年》2015,(3):25
<正>按照以往的惯例,学校在中考前会给我们放两天假,让我们在家调整。因此,越往后的课越显得珍贵。今天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班主任任老师给我们上,他要把考试注意的问题一一交代给大家。这节课之后,我们就要离开学校,告别这拼搏三年的地方了,因此这节课的气氛凝重而严肃。下课铃声响起,我们听着觉得特别刺耳,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呢?  相似文献   
4.
简洁、凝练、克制而有分寸的文字如何写就?文言文篇章是磨练文字功底的必读之物。在古意中探寻主题的侧面,在古文中聆听遥远的回响。如今,我们的心灵仍能与之共振,激起穿越千年的默契和声。作者简介袁中道(1570-1626),字小修,湖北公安县人,明代文学家,"公安派"领袖之一,与其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其作品"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直抒胸臆,率真自然,文笔明畅。创作以散文为佳,游记、日记、尺牍(书信)各有特色。著作有《珂雪斋集》等。  相似文献   
5.
<正>当个漂亮“美眉”是每个女孩子的梦想,可是对于我来说,也许这个愿望只能在梦中实现——我的广西爹和湖北妈把我组成了“恐龙”的模样,惟有鼻子还算挺直美丽,但因我拼命读书,不幸给笔挺的鼻子上架了副丑陋的眼镜,看来上天注定要把我划分到丑女孩的行列。  相似文献   
6.
<正>许多中考记叙文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笔墨粗疏,行文仓促,笼统的表述总让人有雾里看花的感觉,这样又何来内容的生动逼真,引人人胜呢?考场作文虽是急就章,限时完成,但也不能大而化之,囫囵述之。一篇记叙文,总要有一二处精细的描述,才能给人以质感和美感,显示写作的功力。要使文笔变得细腻,须在平时就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