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正义、刘思嘉、王冬在《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中撰文,从默会知识论的视角,解释了现代工程师个体默会知识的构成要素及层次结构,提出了工程思维习惯和工程思维能力的概念,并依据心理学原理阐述了现代工程师思维的默会性特征及其根源。首先,作者从现代工程活动的基本属性出发,对现代工程师的素质结构及其要素进行分析。工程  相似文献   
2.
波兰尼从对普遍怀疑原则的考察出发,揭示出人的一切认识活动都具有无可避免的默会寄托前提,在此基础上,他指出科学领域中科学家们由于有着共同的默会寄托传统因而能够自动自发地形成一致的趋势;由此,他又将这种认识扩展至对整个自由社会的认识,指出只有所有的社会成员将自己都投身于追寻真理的活动之中,才会出现人人彼此真诚信赖的自由社会.对于一切认识活动都包含着无可避免的寄托前提的揭示是波兰尼的默会认识理论的重要内容,而波兰尼对于个体自由和公共自由的实现的分析是建立在共同体的所有成员有着共同的默会寄托传统的基础上的,这表明默会理论是波兰尼自由思想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卡尔·波兰尼(Karl Polanyi,1886-1964)是20世纪初英国公认的最彻底、最有辨识力的社会经济史学家。文章从历史人物研究角度和波兰尼社会思想、经济理论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学者的学术贡献,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不成熟的研究意见。  相似文献   
4.
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总被引:77,自引:0,他引:77  
本文概述了波兰尼的个体知识和缄默知识理论,分析了其对于近代以来形成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知识观的革命性意义,介绍了其在英美教育学领域内的一些主要影响,并努力结合当前我国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就其丰富而深刻的教育意义开展进一步探索,以促进人们对我国当前教育理论和实践认识论基础的反思和重构。  相似文献   
5.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对职教课程改革的若干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确立“知识是个人的”的知识观,实现职教课程的知识观转型;明确默会知识是掌握明言知识的基础,促进两类知识相互转化;重新审视学徒制的地位和作用,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充分发挥技术专家的作用,加大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四个方面论述了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6.
7.
一、“缄默知识”的概念及特征 简单地说,缄默知识就是指那些平时为我们所意识不到但却深刻影响我们行为的知识,相当于中国古人所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从概念关系上看,缄默知识是与显性知识相对而言的,两者共同构成了人类知识的总体。英国学者波兰尼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  相似文献   
8.
波兰尼的默会知识论对职教课程改革的若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兰尼(Michael Polanyi,1891-1976)是出身于匈牙利的英国科学家、哲学家。他第一个提出了默会知识的概念,并在1958年出版的(个人知识)(Personal Knowledge)和1966年出版的《默会维度》(The Tacit dimension)中对默会知识和默会认识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正如他在《个人知识》一书“前言”中所说:“我要确立另一种相当广义的知识理想。”这种知识理想就是他首次提出的以默会知识(tacit or inarticulate knowledge)和默会认识(tacit knowing or articulate knowledge)为核心内容的个人知识理论。这是波兰尼整个哲学体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被公认为是他对哲学的突出贡献。作者认为波兰尼的默会知识理论对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1缄默知识 1958年,英国物理学家、思想家波兰尼在《人的研究》中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人们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图表、数学公式等来表达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达的,很难用言语、文字或符号表达的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后一种知识就称为缄默知识。缄默知识分为三个层次:无意识的知识,能够意识但不能用言语表达的知识、能够意识且能够用言语表达的知识。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其实存在着“连续性”和“衔接性”。在显性知识的获得方面,缄默知识可以起到一种基础、辅助和向导作用。也可能干扰和阻碍与之不一致或相冲突的显性知识的获得。  相似文献   
10.
理解历史——默会知识论视野中的历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科学和史学的关系问题上 ,实证主义和脱离主义构成了思想的两极 ,然而吊诡的是 ,脱离主义在批判实证主义的同时却分有了实证主义的科学观。立足于其默会知识论 ,波兰尼实现了对实证主义和脱离主义的双重超越 ,证成了自然科学和史学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