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0篇
教育   584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赶超教学进度、节省时间,仍然采取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许多问题需要通过课外辅导才能让学生掌握知识.这样的结果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而且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没有形成.因此,我们应该在课外辅导中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来提高辅导的效果.一、改变课外辅导传统模式的束缚课程改革在不断地创新,但课外辅导仍然是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3.
做物理习题时,常常看见学生不知道如何应用公式,不知道从何下手理清解题思路,包括一些尖子生都觉得物理难.对此,我结合多年物理教学经验,浅谈提升解物理题能力的些许建议.一、深究物理概念,完善认知结构要知道,良好的知识储备是解题的基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知识量越多解题能力就越高,这两者是不成正比的.著名教育家波利亚就说过:"知识太多可能反而成了累赘,可能妨碍解题者看出一条简单的途径,而良好的组织则有利而无弊".所  相似文献   
4.
<正>倡导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动态是指事物变化发展的情况.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念,是对以往强调过程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补充和修正.动态生成强调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学习过程,追求的是师生在课堂中精彩的互动过程,教学不是完全按照教师事先预设的按部就班进行,而需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师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波利亚也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相似文献   
6.
所谓构造图形法就是把原来图形改变成另一种图形,使改变后的图形更能揭示问题本质,并且能把条件集中起来,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正如G·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中所说:“画一个假设图形,假设它的各个部分都满足题目条件,也许是迈出解题的重要一步.”构造特殊的图形.  相似文献   
7.
3 MM数学教育方式将为实施新课标提供高水平的数学师资 3.1 实施新课标,急需“波利亚型”的数学 教师所谓“波利亚型”的数学教师,就是要培养和造就既能胜任教学又能从事科研的数学教师.这是饯行MM数学教育方式的一大目标.其关键是要使数学教师具备较高的数学素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每个同学差不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一道题,自己总也想不出解法,而老师却给出了一个绝妙的解法,这时你最希望知道的是“老师是怎么想出这个解法的”,如果这个解法不是很难时,则会想“我自己完全可以想出,但为什么我没有想到呢?”  相似文献   
9.
黄德雄 《广西教育》2007,(12B):12-14
徐利治先生早就指出,为了搞好中学素质教育,我们还要加大力度传播波利亚思想,我们要培养一大批波利亚型的数学家,要按照波利亚思想改革数学教材和教学方法。目前,从理论研究方面来看,已出现“超越波利亚”的苗头,但从中学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离波利亚的想法还存在很大差距,对波利亚的数学教育思想缺乏认识。  相似文献   
10.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回到定义去"是一项重要的智力活动.数学概念常以定义的形式描述,它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深刻理解定义,可抓住问题的实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下面就定义在解题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