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正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Ⅱ《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第一目《经济结构的变化》有如下表述:鸦片战争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中国一直占统治地位。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构成社会经济稳固的基础。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用的大部分手工业品。这种经济结构通常以家庭为单位,其特点是耕织结合。鸦片战争后,在外国商品的冲击下,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据时人(1846年)记载:"松(松江)、太(太  相似文献   
2.
民初至抗战前长江三角洲洋布与土布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初至抗战前长江三角洲洋布与土布之争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迁的缩影。洋布与土布的竞争综合体现在价格、质量等方面,其直接结果是土布市场日趋缩小,土布业日益萎缩,导致以土布为主要的家庭副业面临窘境,无可奈何地开始转型。洋布对土布的排挤一方面是洋布本身所具有的技术等优势地位所致,另一方面也与交通的发展、政府的经济行为,以及社会风尚的变化等息息相关,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