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道家倡导知足寡欲的价值取向,追求淡泊宁静的生活方式和“以内乐外”的人生旨趣,又通过崇俭抑奢、俭以养生等修养方法激活人们节俭去奢的抵御能力.弘扬这些人生智慧,有助于培育廉俭之德,形成抵御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精神动力,不失为防治腐败的一剂药方.  相似文献   
2.
正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语文教学应当回归本位,指向"语用"。近期,有幸聆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的《孔子游春》一课教学。课堂上,教师以学生为本,实践了语用教学的三个层次,即"显性之用"、"储备之用"和"无用之用"。这让我想到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曾提出的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相似文献   
3.
莫忘初心     
最初的,也是最真的。——题记闲暇时终于圆了自己的夙愿——养了一罐蓝色的海洋宝宝,就是那种最初只有几毫米的直径,圆球状的东西,经过水的浸泡后就变成了大于原来几十倍以上的软软嫩嫩的小球球,仿佛孕育一个生命过程一样令人惊诧不已。我双手合十,虔诚地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在水里,像是在履行一个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赵媛 《今日科苑》2011,(17):134-139
<正> 秋季,暑夏的高温已降低,人们烦躁的情绪也随之平静,精神也开始变得舒畅起来,且秋风带来秋季宜人的景色。此时切勿因眼前的美景忽视了养生。许多因素往往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您的健康,且夏季过多的耗  相似文献   
5.
禅宗对中国古代文人影响很大,有其历史、社会、政治等诸多因素.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文人以何种心态安顿人生.王安石、苏轼的轻历很有代表性.文人们借参禅谈佛,寻求精神的解脱,以洒脱的人生态度重新认识自我,使其作品充满禅的智慧和机锋,描绘出一幅幅无拘无束,超然物外的生活画面.对宋以后中国文学艺术和美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第一步:课前准备1.教师提前下发作文材料:要求基本围绕一个中心,有正有反提前让学生积累素材,本次素材基本围绕淡泊来积累,涉及苏东坡、华罗庚、叶圣陶、孙犁、启功、袁隆平等古今名人故事。2.组织作文小组成员筛选相关素材,准备课上为同学们介绍。(三位同学,每人两个素材)目的一是提高学生积累素材兴趣增强记忆效果,二是提高发言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词,作者写夏夜行黄沙道中时所见江南农村那种独特的清新怡人的景象,写出了置身此情此境之中的自己那怡然闲适、淡泊宁静中透着喜悦的心情。这首词因作者将极平常的景物巧妙地组织起来,让我们体会到一种恬静之美,同时作者那种因见稻子丰收在望的喜悦之情也自然地流泻笔端,让读者仿佛也和作者一样置身在稻花香中。总体来说,这首词无论写景还是抒情,都极具感染力,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因而被选进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受到师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8.
记录,定格     
正我的兴趣是从画画开始,喜欢过涂鸦,喜欢过版画,喜欢过雕塑,但速写都是它们呈现之前的前身。创造性和记录性的速写,我更偏向于记录。记录是一个美好而神奇的东西,它会让你在时隔多年也能想起当时的所绘所想。它是定格在一个时期的物件,不被时间的流逝而消磨至尽。  相似文献   
9.
正读宋诗时,我们会发现一个独特的现象,就是宋代诗人对于具有清美内涵的意象情有独钟,在他们的诗中清风、明月、冰、雪等意象处处可见:只有人生安乐好,享他明月与清风。(杨万里《五月十六病中无聊起来步月》)太湖三万六千顷,多少清风与明月。(范成大《过松江》)入门明月真堪友,满榻清风不用钱。(陆游《书兴》)来从月协天心外,堕在冰瓯雪椀中。(杨万里《和胡运  相似文献   
10.
李昕 《中小学电教》2009,(4):152-152
<正>《归园田居》五首诗历来被称为陶渊明的代表作。而组诗的第一首则为其代表。这首诗写的是他摆脱尘网仕途,回到他所熟悉的家园以后感到很愉快的心情。学生初读此诗,因为不太了解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只从字面上领会其大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