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1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最近,笔者有幸连续听了多节写景状物类课文的阅读课。课堂上,有精彩的教学片段、新颖的教学设计,但暴露更多的还是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2.
记叙文是一种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体,以其形象塑造的丰满和事件表述的曲折而大放异彩。一篇优美的记叙文,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精彩"瞬间"。这些"瞬间",细加研读,许多又是一幅幅精彩的"画面"。然而学生要么扬鞭奋蹄,一路狂奔,未及细察;要么细察之下,啧啧称叹,却觉得"画面"如水中花、镜中月,虽美不胜收,近在眼前,但终不能体会揣摩,化为写作能力。究其原因,无非是学生的作文"画面"意识差,"画面"寻求能力弱,"画面"建构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预习被多数师生认为可有可无,主要是因为对预习要求不明确,对预习方法指导不到位,对预习结果不能进行及时的检测,课堂上不能有效地运用预习的成果,导致学生对预习重要性认识不足,影响积极性,缺乏预习的动力。学生的预习多数以学案的形式来呈现,产生了学生为完成学案去找答案假预习和预习不扎实的问题。借鉴外地经验,根据学段、学科和课时教学内容特点,在3至6年级,施行学科预习模式。以模式代替学案,让学生依据这种模式,通过自学充分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并提出自己的疑问,得出自己初步的思考。预习模式力求简要、基础,便于学生照章预习,简单简便,  相似文献   
4.
记叙文     
《招生考试通讯》2012,(11):I0012-I0014
体例概要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手段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的一种文体。它是写作训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文体。记叙文以写实为主.但也可以虚拟。  相似文献   
5.
《小学时代》2011,(11):48-48
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在一座城堡中,身边围着一群散发着各色光芒的小精灵。他们七嘴八舌地告诉我,他们是作文精灵,将要带我进行一次有趣的冒险。迷迷糊糊中,我跟着他们前往城堡外的森林。当我们爬过第一座山头时,我看到了路边一朵朵很不起眼的小花,俯下身去,这花竟是芳香扑鼻。“这是什幺?”那只红色的小精灵笑嘻嘻地说:“这是素材花,在...  相似文献   
6.
作为重要的表达方式,记叙,就是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但同是记叙,不同文体中的记叙方法是不尽相同的,尤其是记叙文中的记叙和议论文中的记叙。在习作中,许多同学对这一点不甚明了,以至于造成文体特征混乱。那么,议论文中应该怎样记叙呢?  相似文献   
7.
记叙文是以写人叙事、绘景状物为主体,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表现作者对生活认识和体验的一种文体。近来笔者在批阅学生作文时注意到:许多学生确定文章所写对象、事件和所要表现的中心之后,或因急于表现主旨,不对人物、事件、环境等表现载体进行细腻地铺陈、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既要安排好作文训练的序列,又要有的放矢,突破难点。本文主要从七年级学生在写作中长期困扰的求实问题谈起。笔者认为七年级学生写作首先是尊  相似文献   
9.
刘娴 《文学教育(上)》2013,(23):107-107
笔者在教学中,抓住《长江三峡》最突出的“写景状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教学,其余的则大胆舍弃,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我觉得,这样处理教材,具有较为普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考点解读] 本专题主要为大家呈现写景抒隋类散文、托物言志类散文的中考考点、命题规律和解题技巧。写景抒隋类散文往往借助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隋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情感的依托,作者常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写景抒隋,托物咏志。物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