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0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呈现出独特的"都市风景线",而穆时英作为"新感觉派的圣手""白眉",他不仅书写了自己的时代感受,也为这道陆离的风景线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与新感觉派其他作家对待都市的态度不同,穆时英的小说创作中呈现出强烈的"都市性"意味——讽、恋并存的矛盾态度,主要体现为蛮狂与皈依的双重意味,在穆时英的小说创作中,作者既站在城市的道德边缘去审视奔走与流连在都市中麻木的心灵,同时也深入其中,与那些丧失了魂灵的行尸走肉一同欢舞,一同沉迷;此外,穆时英以电影化的叙述手法来进行其行文写作,并力图表现出上海这道独特的"风景线"的创作切入点在文学史上也可称得上独树一帜,别出心裁,为其创作增色良多。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断奶仔猪发病情况的调查、临诊表现、剖检变化、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测及动物接种试验初步证实本次疫情为伪狂犬病及弓形体的混合感染,并通过系统详尽的分析制定了详细具体的措施控制了疫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毛宗岗评点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诸葛亮,是儒家正统中庸人格的体现者和超群智慧的拥有者。在文化美学人格上,隐逸的诸葛亮更多地表现出狂狷之美。出山后更多地表现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怆情怀,"力行近乎仁",使他由狂狷而入圣。是隐逸、狂狷、忠烈的混合体,是由狂狷而入圣的典范。  相似文献   
4.
毛宗岗评点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中的诸葛亮,是儒家正统中庸人格的体现者和超群智慧的拥有者.在文化美学人格上,隐逸的诸葛亮更多地表现出狂狷之美.出山后更多地表现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的悲怆情怀,"力行近乎仁",使他由狂狷而入圣.是隐逸、狂狷、忠烈的混合体,是由狂狷而入圣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雄鹰不遭风吹雨打,何以搏击蓝天?泰岳不经沧海桑田,何以覆压大地?成功垂青于勤勉勇敢的人,我们唯有坚韧、磨砺,才能与成功不断接近。  相似文献   
6.
社会现实尤其是政治情势的急遽变化,推动1930-1937年间的左翼诗歌开启了新的抒情和叙事道路。出于对日寇的国恨家仇,左翼诗人很自然地把无能的国民党及其党羽推向了专制统治者和卖国贼的位置。左翼诗歌描述了无产阶级的生活之苦和生命之悲。在凄清绝望的时代氛围和战争阴影下,左翼诗人开辟了“诗歌大众化”和“抗战总动员”的文艺阵地。左翼诗歌依凭自身的狂狷之风和强力之美构建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诗坛最为刚劲有力的诗风与品格。  相似文献   
7.
<正>俗话说:"花香蝶自来,题好文一半。"题目是建立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座情感沟通的桥梁,是考生呈献给阅卷老师的第一份"见面礼"。新材料作文"自拟题目"的开放性、灵活性与创造性,给予了学生自主创造的自由和充分发挥的空间。一、不好标题的共性问题纵观当下高中生新材料作文的拟题情况,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一是题目与文体不合,文体不同,题目的要求也不同。议论文的题目,往往讲究观点鲜明深刻;记叙文的题  相似文献   
8.
金东仁作为韩国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一生中创作了许多带有唯美主义倾向的作品,在韩国现代文学史上金东仁是最早举起纯文学旗帜的人之一。其中小说《狂画师》就是带有浓重唯美主义倾向的作品。本文从金东仁的人生经历对《狂画师》进行分析,讨论金东仁小说中所表现的唯美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9.
罗绒 《四川教育》2014,(2):66-66
尊重学生个性是否意味着可以不遵守规则?平时的教学中,不少教师常常会感觉左右为难、无所适从:批评训斥吧,那是压抑学生个性;不加制止吧,教学又可能会失控,学生的“狂”和“野”将会变本加厉……其实,我们主张发展学生个性,不是无原则地、过分地对学生个性进行“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必须在规则允许范围之内.尊重个性与遵守规则并不是矛盾的。  相似文献   
10.
李调元的诗歌已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形象——"圣门诗狂"。这一形象在思想上是本于儒而归于道,希为圣而流为狂;在艺术上可与杜甫同志,与渊明同趣,与太白同调,既表达着对儒家圣贤人格的追求,也表达着对人性解放和个性自由的追求。李调元在诗中还批判现实,否定"好官",与黄宗羲否定君权具有同等重要的思想启蒙意义。他的"蠢翁词"充溢着一种不肯低头,与世俗社会抗争到底的悲剧精神。这一切提升了李调元诗歌的艺术价值,在中国诗歌史上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