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狂草是基于中华传统书法艺术形式上的一种变革,是对书法艺术审美的反叛,为祖国的传统文化增添了一门生机勃勃的书法艺术派支。狂草进一步强化了形式美感,追求的是一种狂豪奔放的审美情趣,造就了书法艺术的高度自我,凸显了激情迸发、狂放不羁的艺术气质。文章主要对狂草的美学特征在模式、创意、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剖析,阐述了狂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
怀素,本姓钱,字藏真,长沙(今属湖南)人。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擅写狂草,是一位出家的僧人。怀素自幼个性坚韧,只要认定的事就会排除万难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3.
凡诗词创作上有着共同倾向或个性特色的,都专立为一体,如“毛泽东体”。“毛泽东体”的个性特色为:在题材上偏重于政治、军事;在风格上偏重于豪放,不废婉约;在表现上偏重于“旧体”“古典”和以狂草书法为载体。从而真正体现了“毛泽东体”所要求的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完美结合,成为中华诗词史上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4.
徐西国先生的狂草李白诗条幅,有几点值得肯定:一是习书路子正确。由书风看出,作者是习怀素狂草的。无论习何种书体,靠帖临习并使之形神兼备都是不二法门。作者不拘小节,大处着眼,写来如行云流水,狂放不羁,正是狂草性情。二是墨色较好。既连绵不绝,又较好地掌握了墨  相似文献   
5.
狂草书势的形成,历来鲜有论述,偶有触及,失之简约。本文运用美学原理,从笔墨技巧、立象见意、表情达性、人格魅力等层面揭示了张旭怀狂草书势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龙墨神韵     
一个狂草的"龙"字书法,塑成一座大型雕塑;一个以"龙"字雕塑为主体的园林,点缀在兰州城的黄河北岸,与黄河第一桥、黄河奇石馆,以及兰州的城区,脚下的黄河浑然一体,成为河西走廊又一亮丽的人文景观。是谁的大手笔有如此厚重的神韵?这是一位以"龙"字书法而著名的狂草奇人,他的名字早已镶嵌在那个"龙"字的签名和印章之中:王国文。  相似文献   
7.
在各类书体中,草书是特点最为鲜明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书写简洁,笔画连贯,一气呵成,是为了写字快速方便而逐渐演变出来的。草书在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几个不同的类别,其中最具艺术性、字形最为狂放不羁(ji)的,被称为狂草.  相似文献   
8.
许多书家都有这样的体验:一次成功的狂草创作,除了平日的翰墨功深外,还需要有合适的心理环境的支持,创作起来感觉就特好,心手双畅,一顺百顺,往往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后再写,犹未及也.这种超水平发挥是异常意识状态下特殊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高峰体验“,它生成的心理机制往往与激情的消长、灵感的闪断、心象的明灭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魏晋时代书法艺术出现一次质的飞跃。魏晋玄学思想滋养了晋唐书法,而晋唐书法以其艺术形式体现了玄学思想的内涵。从钟繇、王羲之的晋人行草到张旭、怀素的盛唐狂草,无不浸透着玄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饶霄云 《教育文汇》2005,(11):50-52
近20余年来的狂草创作展事赛事铺天盖地,然而却鲜见动人心魄的狂草佳作,亦鲜见声名卓著的狂草大家。倘若有一二新锐涌出,亦只领风骚若干年而已。这一生态失调,引起圈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探讨这一问题的症结,我们不妨搁置个中因由,先回眸历史,看看书史上堪称狂草大师之张旭、怀素是怎样酝酿创作情绪,又是怎样地进入状态,以至泼墨挥毫留下不朽篇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