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70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块钱国币》是独幕喜剧。喜剧免不了笑声,笑声大多源自幽默。可许多学生却看不出《三块钱国币》有什么幽默色彩。  相似文献   
2.
朱天  李沫  张森 《声屏世界》2003,(9):10-11
所谓现场庆典,是指从一个时事故事出发,全方位提供其独特潜能的一种叙事方式。它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一种仪式,一个“盛大”的节日。而在进入电视媒介的传播范围之后,现场庆典又被赋予了一种引申的含义。通过这种含义,它唤起了受众对相关事件的普遍性参与、分享甚至”礼拜”的热情。虽然这种节目样式脱胎于新闻的现场直播,在多维层面上集中体现了电视传播特性,但它却又不等同于通常概念下的新闻现场直播,而是建构在新闻现场直播节目形式上的一种“变形”。  相似文献   
3.
Vlog是记录日常生活的新方式,是人类数字化生存的新趋向。Vlog满足了拍摄者在日常生活中呈现理想自我的需要;满足了观看者生活压力下的乌托邦的寄托,“在场”的窥视欲;作为大众文化,它创造影像消费景观。在5G技术赋能和社会身份认同的背景下,需要稳步推进,发挥其媒体潜能。  相似文献   
4.
技术手段是媒介革新的基础,在当今新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VR新闻的出现为新闻行业的转型提供了新路径。分析VR新闻的视听在场与意义想象的作用机制,有利于了解VR新闻的内在规律,对VR新闻的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具身化认知作为理论视角,切入VR新闻的传播机制,分析以第一人称为视角的用户体验,发现VR新闻能够影响人的生理与情感认知交互,从而增强意义解读效果,而这将有利于社会价值观的统一与共同体建构。  相似文献   
5.
11月7日,第9个记者节来临前夕,凤凰卫视(美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美洲台台长吴晓镛、凤凰卫视主持人陈晓楠、凤凰卫视记者胡玲走进校园,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师生座谈,就“大事之中记者的表现与媒体的职责”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为三人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6.
陈世旭 《华章》2011,(8):9-10
在一个迟缓儿童学校的募款餐会上,在场的所有人永远忘不了其中一个学生的父亲所说的话。  相似文献   
7.
简·里斯在《藻海无边》中描述了一系列的死亡意象,通过对真实的死亡、在场的死亡等一系列死亡场景的描述,展示了主人公安托瓦内特的心路历程,表达出对生活毫不妥协的追求精神。  相似文献   
8.
在习作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师需要强化一种"在场"的习作课程意识。将"在场习作"课程与"在场习作"指导相结合,以结构与存在为经纬度,以数字化教学形态为三维模式,使得学生在动态中通过不断地自我体验、自我生成和自我完善达到个性表达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9.
早启发、早培养、早发展是新时期高校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重要基础;严管理是做好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的主要环节。本文就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所采取的“三早一严”做法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0.
作为传统文艺理论的核心范畴,反映和表现分别承担着其所属的历史时期的特殊的文化及伦理要求。而当传统的世界图景及现代主体性存在模式的内在困难被充分意识到之后,依旧将文艺解释或要求为对现成的世界秩序的反映,对自我的主观感受、情感的忠实表现,或与现实无关的纯粹审美领域,就显得不充分以至不合时宜了。在当代人文主义看来,文艺的优越性毋宁在于其使应然的存在方式成为在场的可能性及特殊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