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4篇
科学研究   36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立法是为了更好地保障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在新时期我国立法的过程中,应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出发,完善维护生产关系变革成果,加强促进科技进步,并采取宏观调控功能,规范市场经济中的市场主体行为。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用高新技术打造出版信息资源智能系统是出版业走出困境的出路似乎是有一定道理的。问题的关键是该如何打造出版信息资源智能系统?一个编辑坐在计算机旁,不停地点着鼠标,就可以进行精确的市场调研,就可策划出优质的选题、找到最优秀的作者、拿到高质量的书稿,就可以通过网上编辑、按需印刷、整合营销将图书送到需要它的读者的书桌上。有这样的美景,我们为什么不努力去实现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古代太原商人就是晋商。与徽商齐名的晋商,有着世代经商的强烈自觉意识和敢为天下先的商业改革举措。且不说属于生产力提高范畴的已经誉满全球的票号汇兑业是世界首创,单就神奇创新的属于生产关系改革范畴的人股(顶身股)制度——共有共营共享制的创立和成功实践,就值得我们认真深入地探讨和思索。“读史使人明智”,晋商企业的共有共营共享制,足以给我国目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工作提供十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是以社会所有制为基础的,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目前分歧很大。社会所有制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的,同时也是社会矛盾激化后,人类所做出的自主的选择。建立社会所有制不是目的,而是解决社会危机的手段。当今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污染,使资本主义产生了新的矛盾,那就是私人利益与全人类利益的矛盾、生产无限性与自然资源有限性的矛盾。从生态危机来考察社会所有制,对马恩的理论有了新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认识社会历史各个时期的特点和本质,必然涉及到将社会历史过程划分不同阶段的标准问题,文章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用生产为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作民尺度划分社会生产时代的思想,并将其概括为社会生产时代和经济形态两个基本概念,这了两者之间的和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理论意义及人们认识社会历史时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7.
陈独秀蜕变为托派之前,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进行了一些探索,曾论述了经济发展与政治、文化、教育等社会问题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和必须优先发展经济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资本为原则的生产关系确立以后,资本不仅仅是统治社会的最高经济权力,而且是统治全社会的最高社会权力.资本的基本属性,支配着整个社会生产过程的基本目的,决定了社会生产构成要素的存在价值与属性,彻底地剥离了它们的感性特质.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环境下高等教育价值提升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作为生产知识的主战场,在知识经济时代,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强大失去力的中心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凸现,相应地其社会价值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因此,以战略眼光推动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更充分发展便有了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过渡有"半途夭折"和"寿终正寝"两种形式,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通过资本主义的"半途夭折"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生产关系赖以存在的生产力的起点和饱和点形成了生产关系的区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区间是前后交错在一起的.在这个交错区内社会现象极其复杂,只有站在历史发展的制高点,用联系的观点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方面的发展事实进行理性思考,才能科学认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