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1篇
科学研究   78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传鹏 《初中生》2011,(6):16-17
一、跟帖题(2010年湖州市中考卷)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陈玉蓉,55岁,是湖北武汉一位平凡的母亲。她的儿子叶海滨13岁那年被确诊患有肝豆状核病变,这种肝病可能导致死亡。为了挽救儿子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正>很多人以为控制血糖只是糖尿病患者的事情。其实,无论是不是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大幅度波动,都会对健康有很大好处,而且这些好处很可能会超乎你的想象!好处一:降低糖尿病风险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同样反应条件下,反应物浓度越高,则反应产物的量就越多。餐  相似文献   
3.
峡部裂是脊椎峡部裂的简称,又称为脊椎峡部不连、椎弓崩裂。人体生长完全的脊椎,可分为椎体、椎弓、椎板、上下关节突、横突与棘突。上下关节突之间较为狭小的部分称为椎弓根峡部。如果一侧或两侧峡部骨质不连续,则称为脊椎峡部不连。腰椎峡部裂是临床上下腰痛的常见病因之一,其基本病变是峡部骨断裂,至椎体小关节对抗剪切应力能力的丧失,腰椎失稳,最终导致椎体向前滑脱。  相似文献   
4.
5.
糖尿病食管病变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咽下困难和烧心等症状。食道收缩的振幅、频率和类型发生改变,造成食道压力异常,特别是下食道括约肌压力下降,胃排空异常的患者食道反流很常见,这与周围和自主神经病变相关。动态X线检查显示:原发蠕动的缺失减弱,平卧状态食管排空的显著延迟。当患者平卧时,会出现食管排空明显减慢,用食管测压计测定显示有咽部收缩呈低幅度波,多数吞咽动作之后,并不跟随有推动性蠕动,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力减低。对于有吞咽不畅症状的患者,要注意食管器质性病变及糖尿病念珠菌性食管炎。本病的治疗原则是积极控制糖尿病,随着糖尿病的控制,食管动力状态可随之改善,同时可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爱维治、弥可保等。  相似文献   
6.
李振红 《大观周刊》2011,(38):205-205
建筑涂料具有装饰功能、保护功能和居住性改进功能,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储存方法不当或施工方法不正确,会造成各种各样的病变,本文探讨了建筑涂料的病变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二尖瓣病变合并冠心病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对13例二尖瓣病变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或成型及冠脉搭桥术,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术后1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其余均存活。随访3—36个月,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9例,Ⅲ级3例,未出现心肌缺血症状。结论术前明确诊断,充分准备,术中加强心肌保护,提高手术水平,缩短手术时间,加强围手术期治疗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和肿瘤是目前全世界发病排在数一数二的疾病,接下来第三大疾病就是糖尿病。由于生活、工作等一些因素,糖尿病的发病率已经非常高了,据我国糖尿病协会总结的资料表明,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达到了9.7%,就是说每十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得糖尿病,我国将近有一亿糖尿病患者,这是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的最新数据。从这张图上我们看到,从20岁到70岁,在不同的年龄段,60岁以前,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60岁以后,男女性的发病率是差不多的。  相似文献   
9.
李洋 《今日科苑》2012,(22):108
林大爷晨练时突然晕倒,当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躺在病床上了,医生说他是急性心肌梗死,幸亏抢救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林大爷很纳闷:自己好好的,胸口不疼不闷,怎么会突然心梗呢?  相似文献   
10.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最佳治疗时期。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69例疗效。结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期视网膜损害程度不同、选择治疗时期不同则预后不同。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不仅可以提高视功能,控制病情发展,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