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科技》2014,(4):44-44
<正>绿色科技是以保护人体健康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所有科技活动的总称。绿色科技涉及能源节约,环境保护以及其他绿色能源等领域。高效、节约、环保的绿色科技产业是拉动整个世界经济最大的动力引擎。绿色科技将会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绿色科技实质上是指能够促进人类长远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共存共生的科学技术。它不仅包括硬件,如污染控制设备、生态监测仪器以及清洁生产技术,还包括软件,如具体操作方式和运营方法,以及那些旨在保护环境的工作与活动。  相似文献   
2.
张建涛 《大观周刊》2012,(32):67-67
文章阐述了应急监测在污染事故中的关键作用,应急处理能力是处理突发污染事故的首要环节,通过说明应急监测的不足与发展,提出在应急监测和在现场处理中的建议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武汉天虹智能24小时连续监测系统与芙国DASIBI公司生产的100型大气自动监测系统,监测方法不同。本文对 此二系统吸入颗粒物、大容量TSP、中流量TSP手动与自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找出其规律性和相关性,为指导日常监测 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也为今后更换监测系统提供相关数据转换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1960年5月,一场现今记录到的最强烈的地震袭击了智利海岸,全世界都感觉到了它那强大的力量。这场里氏9.5级的地震填平了峡谷,制造了山崩,激起了一次火山爆发,并引发海啸冲击了夏威夷,日本,菲律宾,新西兰和加利福尼亚的海岸线。科学家们几乎要重新建这次劫  相似文献   
5.
资源介绍 上海地震科普馆位于上海市松江区佘山地震基准台,拥有展馆面积550余平方米,主要由报告厅(放映大地震资料片、地震动画片等)、图文展示厅(以图文并茂的展板形式,从地震概述、地震预报、防震减灾、避震方法等方面进行介绍)、地震和地磁仪器、资料陈列厅(陈列着许多地磁、地震等各种监测仪器)、影视厅(可供参观者自由点播中外地震影视片、地震动画片等)、答题厅(可以让不同年龄层次的参观者选择不同的地震科普知识测试题)、自救互救厅(存放着八具人体模型及各种抢救伤员应急医疗器,供参观者演练)组成。  相似文献   
6.
更正     
于江 《上海集邮》2007,(3):46-46
2006年12月13日,由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瑞士和日本的25名科学家组成的长江淡水豚类考察组遗憾地宣布,白鱀豚可能已成为被人类灭绝的第一种鲸类动物!这些世界生物学、声学、环境学等领域的顶级科学家使用先进监测仪器,在长江的宜昌至上海段,来回进行了长达3336公里的大规模野外考察,历时38天,最终竟没有发现一头白鱀豚!这个不幸的消息让所有喜爱白鱀豚,关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的人们心痛不已。  相似文献   
7.
正电改变着人类生活,人类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电。然而,电能的消耗正悄悄改变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之一。为此,笔者探索通过实验手段让学生认识这一极其严重的环境问题。笔者发现,实验室虽有电学实验用电能表、电流表、电压表、电阻表、功率表,但却无"教学电能表",更谈不上"多功能"了。而实验室配备的家用电能表,其功能和计量精度根本无法满足实验需要。为解决上述问题,笔者研制了一款多功能教学电能表(图1)。  相似文献   
8.
近期,北京PM2.5指数"爆表",空气质量持续六级"严重污染",这对监测仪器提出了更高要求。1月10日,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环境大气中细粒子(PM2.5)监测设备开发与应用"项目在北京启动,将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PM2.5监测仪器及采样成套设备;预计项目验收后的3年内,年销售额达1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9.
在线监测技术提高污水处理系统效率是未来污水处理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介绍了在线监测仪器在中国应用情况,详细阐述了COD在线监测仪、氨氮在线监测仪以及总氮/总磷在线监测仪的监测原理和主要生产商,重点从监测原理和监测环境等方面分析这3种在线监测仪与标准分析方法相比数据差异的原因,总结了要保证在线监测仪器数据可靠的方法和措施,为在线监测技术在污水处理系统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更正     
于江 《上海集邮》2007,(5):48-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