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9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7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不少语文课堂中,肤浅的对话、刻意的包装、停滞的思维充斥其中,表面热闹、实质空洞。如何改变解读思维、进而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因此,"文本细读"概念的引进,立刻引起语文教师的关注,并在教学中迅速流行起来。文本细读是从文学批评中借鉴来的,其主要的观点:一是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二是强调把解读的重点放在文本内部组织结构上,放  相似文献   
2.
祝允明(1460—1526年)字希哲,明代书法家,长州(今江苏苏州)人。与文征明、唐寅、徐祯卿称吴中四才子。他的右手拇指旁天生长了一个小指,所以有号为枝山,又号为枝指生。他出身名门,父亲祝颢,官至山西左参政,外祖父徐有贞,官至大学士,封武功伯,能诗善书。岳父李应祯以善书授中书舍人。  相似文献   
3.
自酿人生     
年少时,父亲一再告诫我,绝不要做一名酿酒师。我的祖父、曾祖父都在当地的酒厂以此为生,微薄的薪水只能勉强度日,父亲不想让我靠近啤酒桶半步。  相似文献   
4.
绝无仅有:“文革”中被补戴“右派”帽子 1966年8月24日,梁漱溟旧居小铜井一号家门被怒气冲冲呼着“造反有理”口号的红卫兵一脚踹开,红卫兵冲了进来,勒令梁漱溟站到一边.开始了野蛮的抄家。梁漱溟的妻子上前去劝阻,大声说:“你们这样做是犯法的!”立即被红卫兵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一顿劈打,可怜的老妇哪有招架之功,只得抱着头转过身来任小将劈打,打得脊背出血浸透内衣,打过之后就是一番砸、烧、撕。接着,梁漱溟被拉出去参加一个斗争大会,罚跪于主席台上。等批斗完押回家来,满目凄凉,家中已是一番扫荡后的杂乱破碎,凡是值钱一点的木器多被砸碎,床也被捣了个稀巴烂,梁漱溟只得打地铺,基本生活用品被扫劫一空,更揪心的是,他的先曾祖父、先祖、先父三代历尽战火动荡都没有损坏的画轴册两大皮箱全被焚毁.自己的书籍、文稿、信件、笔砚、名章等,也全无了踪影。  相似文献   
5.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  相似文献   
6.
一位中学的生物老师在课堂上被学生提问难住了.她记起这位学生的祖父是一所大学著名的生物学教授,于是说:"这个问题可以请教你的祖父,他一定知道."学生回家对祖父讲了,祖父没有说一句话,却提笔给孙儿的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上对孙儿所提的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说:"您是孩子的老师,问题还是由您在课堂上回答,不要公开我的信."这位生物老师读完信后,心中充满了敬重与感激,一辈子记住这位教授的美德.  相似文献   
7.
2007年3月1日,施甸县由旺镇由旺村第六组村民喻XX,为继承祖父的房产权,由其母亲在司法局公证处有关人员的陪同下到我馆查阅公证档案。  相似文献   
8.
张叔     
刘若英 《当代学生》2011,(22):19-21
"张叔病了。"婆婆在电话的那头说着。不知道为什么,我听了竟觉得"应该没事"。为什么?是因为多年来张叔不管有什么病痛,都能很快好起来?是我心里的张叔从不生大病?又或者,我打从心里不允许他生病,不能接受他也会离开……  相似文献   
9.
童年的春节     
冰心 《当代学生》2011,(Z2):28-29
童年是美好的,童年的春节更是丰富多彩、热闹非凡,令人向往的。冰心老人用温婉清丽的语言,回忆了自己童年时期在烟台和故乡福州欢度春节的情景:母亲腌制年食,父亲组织乐队,小孩向长辈拜年,村民耍"花会",祖父写春联,"我"玩灯笼,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其乐融融的气氛。  相似文献   
10.
严华银 《师道》2011,(10):40-41
旧时的人们对教师似乎有着宗教般的尊崇——这是幼时的我.从曾经做过私塾先生的祖父身上感受到的。当我还是个不谙世事的顽童时。总觉得祖父是地方上的“神人”。大小“官吏”对他敬畏有加,邻里乡亲对我们一家人甚为友善。每遇大小事情,总见干部和乡邻来向祖父请教咨询.其态度之谦和诚恳,让人动容。印象最深的,祖父当年的一位学生.其时已是某家银行领导的“大高个儿”,每来我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