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37篇
科学研究   17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
教学目标:1.通过对“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顺利返回这一重大事件的了解和探讨,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唤起学生爱科学、爱航天事业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王腾蛟 《百科知识》2003,(11):11-12
“神舟” 五号飞船载 人升空,中 国是全球第 三个把人类 送上太空的 国家,这既 标志着国力 的强盛,也 意味着我们探索地球之外的星球的开端。而人类探索太空有哪些利弊,又克服了多少困难呢?  相似文献   
4.
我是中国人     
韦燕 《四川教育》2008,(5):16-17
活动目的:以“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为契机,让学生了解中国,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适用年级:小学五年级 活动过程:(本次活动主持人甲、乙、丙、丁) 甲:在中国,神话中记载着许多飞天的奇想。女娲炼石补天、精卫填海。 乙:甘肃的敦煌莫高窟里至令仍保存着那价值连城的壁画《飞天》。 甲:2003年10月15日,这是一个激动人心、举国欢腾的时刻。  相似文献   
5.
从“神舟五号”报道看科技新闻资源的开发与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逸涛 《新闻界》2003,(6):22-23
成功的科技新闻报道之所以能够产生很强的社会影响力,除了科技自身的特殊性,传播者有效地从信息、媒介、环境、人文和受众等角度开发和整合新闻资源是其形成强势致效的重要因素。一、全面开发新闻信息资源,借助高强度信息流确保受众求知欲的满足科技新闻的传播,其科学性、知识性和效益性是其显著特征,科技新闻要实现对受众求知欲的满足,就必须透视科技信息文本,全面开发新闻资源。本次“神舟五号”报道就是以快速的信息流量和充足的信息内容给受众以满足,媒体积极开发信息资源来获得受众的注意力,从发射前到发射成功后,有关神舟五号的各类报…  相似文献   
6.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与胜利返航使全中国人民欢欣鼓舞,而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拍摄的我们美丽的地球的图片使摄影爱好者不禁提出许多有关太空摄影的问题:为什么太空摄影会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太空摄影对照相机有什么特殊要求?宇航员使用什么摄影器材?发达国家应当如何利用太空拍摄收集更多的有关地球信息?本文将结合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部分地回答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的飞天梦由来已久。从我国第一颗导弹“东风二号”、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到第一艘飞船“神舟一号”、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见证这些足迹的是我国著名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戚发轫。  相似文献   
8.
9.
商标是一种无形资产,她除了包含企业、产品的价值外,也体现出创作者的智慧价值,因此,一些老板总希望凭借新颖独特、具有市场亲和力的商标作为事业的突破口和竞争手段;一旦有好创意的商标诞生.他们便立即抢注。如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升空后不久,成都小伙子吴斌看到这一商机,抢先注册了“神五“商标。据了解.实力雄厚的企业,一般选择有文化品位的商标。新《商标法》允许个人注册商标,有创意的个人把注册商标作为一种新的投资方式,将好名称注册后,在有效期内等待时机抛售。这让更多的既懂商标又懂设计的人参与进来,也为许多有创意的人打开了财路。  相似文献   
10.
王渝生 《金秋科苑》2012,(22):46-47
党的十六大以来,十年间我国科技创新成就辉煌。 2003年,中国白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航天英雄杨利伟遨游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