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3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博览》2008,(9):16-16
奥运会上最大的赢家非菲尔普斯莫属,泳池里的霸主在赛场外倒显得有点腼腆。Q你会在赛事前听音乐调整情绪以击败对手吗?如何是这样,你喜欢听什么类型的音乐? A我喜欢听嘻哈和饶舌,它可以帮助我集中精力,在赛前做好准备。我的  相似文献   
2.
九十年代,随着女作家对女性主义思想的领悟和女性意识的增强,她们多以女性身份书写世界、人生和“历史”,致力于对女性“生命之神”的细致倾听和刻画。  相似文献   
3.
隐私一词,英中对应的词是privacv,乃从private演化而来,意指与他人无关的私人生活范围:我国有学认为,隐私,是指公民个人生活中不愿向他人公开或被知悉的秘密。从我国的司法实践看,隐私主要包括公民的通信、日记、私人件、电话、财产状况、健康状况、生理缺陷和残疾情况,以及恋爱、婚姻与家庭生活情况等。隐私权,就是公民享有的不公开这些与社会利益、公共利益无关的私生活信息的权利。但近年来,媒体不当披露他人隐私、侵犯他人隐私权的事时有发生,给当事人的心理、生活等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也有损媒体的自身形象。  相似文献   
4.
对于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而言,拍电影只是他多重社会身份的一个出口;对于我们而言,罗曼·波兰斯基这个名字是个文化符号:他既是电影天才,是艺术疯子,也是心理变态.这个老男人的个人历史过于传奇,其扑朔迷离的私人生活也一直被人们反复讨论——身为犹太人的他在童年经历过纳粹集中营;身为社会名流的他曾在事业巅峰时被指控强奸13岁少女而被判入狱;有过多段婚史的他还遭到过邪教势力的暗杀,包括妻子一行五人在加州被血洗家门,而他却幸免遇难.  相似文献   
5.
父女关系是古今中外文学史上备受作家关注的题材之一。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和陈染的《私人生活》都集中描写了父女之间的矛盾关系,小说情节的发展也表明这种矛盾的父女关系是女性生存困境存在的缘由之一,只有推翻父权制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放女性。  相似文献   
6.
卫华 《新体育》2003,(10):35-37
8月,贝克汉姆出版了第二本自传《我的立场》。在耗资100万英镑取得了独家连载权后,英国《太阳报》的销量急剧上升,一举超越了国内所有同类媒体。本文就是《太阳报》首席记者对贝克汉姆进行的专访。  相似文献   
7.
谈忠德     
肖群忠 《中国德育》2014,(13):34-37
正今天我们谈忠德。几年前,凤凰卫视中文台的"一虎一夕谈"节目有一期围绕"中学语文课本中应不应该删除诸葛亮的‘出师表’?"进行辩论,主张删除的人认为"出师表"是在宣扬愚忠,而不主张删除的人认为,这种忠诚精神抛弃其具体的历史内容,正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体现。这种辩论恰好体现出双方对"忠"作为政治道德的狭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艾凡赫》中亲情、个人命运、爱情等几条私人生活线索的分析,笔者得出结论:司各特的历史小说不是由轰轰烈烈的大事件、悲壮雄伟的英雄人物构成,而是由低微贫贱的小人物的日常生活琐事构成。由此形成了在历史背景上, 用极富个性的私人生活来表现时代色彩与氛围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正大家怀着不同的心情但相同的热情,在追星这条道路上挥洒着青春和热血。信仰的普遍缺乏造成了大多数人精神的空虚和无着,加之整个社会风气浮躁不堪,使得明星成为大众的宠儿,源源不断地挤向绚丽的舞台,而台下更有源源不断的众人挥手呐喊。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能让万千少女少男一见倾心、朝思暮想的人,一定有着帅你一脸血、美到让你哭的倾世容颜,所以长得好看必定是粉丝喜欢自己偶像的首要原因。其次就是偶像的艺。歌唱得好、舞跳得好、戏演得好,才能征服众粉丝的心。  相似文献   
10.
对生命、财产和自由权利的尊敬构筑了私人生活的三维空间。对私人生活空间的承认和保护,体现了人类对自身万千差异的尊重,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我国在迈向新世纪的进程中,无论是政府倡导还是民众意向,都把私人生活空间的建立和充实做为不言而喻的事。但在不少方面仍陷于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计划体制的纠葛中。与此相关的还有一个经济伦理问题。而新的经济伦理应建基于人的有限性而非人的历史性。它要求人们对诸如逐利、计算、投机等经济生活中的行为和动机具有一种全新的理解,而非仅仅历史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