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0篇
教育   321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4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9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11月1日,《南湖晚报》第12版上刊登了《“现代私垫”亮相苏州引起争议》一。读后,作为一名一线教育,我的心被深深地触痛了。  相似文献   
2.
董建水 《语文知识》2000,(11):14-15
过去,大凡读书人家的厅堂里都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如果据此认为古代为人师者都受人尊敬、羡慕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当时风光荣耀的“师”确实有,但只是那些座师、房师,即主持乡试、会试的主考官、同考官,而真正的基础教育工作者——私塾先生的地位却十分  相似文献   
3.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文化产业并不是新出现的产业。自从人类社会商品经济一产生。文化经济也就开始出现了。那些古老的茶楼卖唱,天桥卖艺、字画买卖和私塾教育等都是文化产业的萌芽,只不过那时的文化产业还处于一种自发的无组织的雏形发展的状态。而现代的教育.究其根本,也是一种巨大的变形或隐形的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4.
5.
朱德:三改其名 朱德的母亲生下他时,给他取乳名“狗儿”。朱德4岁时,父亲按祖传字辈,给他取名“朱代珍”。1895年,他的私塾先生又给他改名为“朱玉阶”。1909年初春,朱玉阶投考云南陆军讲武堂将名字改为“朱德”。  相似文献   
6.
晚清民间教育在官学教育改革的积极影响下,通过书院改学堂、私塾改良等措施,开始了自身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7.
《学苑教育》2019,(11):5-6
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规定,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继续压缩义务教育学校特长生招生规模,至2020年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相似文献   
8.
中国封建时代,地方教育在书院以下,未设官办学校,蒙童阶段的教育主要由私塾来承担。这是中国封建教育的重要特点之一。文章基于存史,参与蒙学研究,对晚清四川地方私塾教育的形式、教育管理、教育内容以及向近代教育的嬗变历史作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9.
又见私塾     
对于多数人,我们是从中学语文课本所选鲁迅名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认识私塾的,它似乎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事情.然而,在湘鄂赣交界汨罗江畔的湖南省平江县,私塾又兴,这里的四乡八邻几乎都有"教老书的",越是偏僻的山区,"教老书的"就越多.和鲁迅文章中描写的一样,私塾的"教室"里没有黑板,私塾也没有年级之分,各种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在一个教室里,他们在私塾中主要学古文、练书法和对对子.此外,乡村置办婚丧礼仪应酬方面的事情也是必学的内容.老书教材,就是像<四书>、<五经>一类的古代文言文作品,书本通常很旧,其中还有一些线装古本.私塾的学生以十三四岁的居多,个别大的20出头,绝大多数是初中没毕业或小学文化程度.据私塾先生说,政府规定只有正常义务教育受不下来的才能进私塾.  相似文献   
10.
自从那位千古圣人说出了“诲人不倦”之后,你便成了他忠实的践行者。为了人类文明的传承,你作了一名火炬手,为千千万万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在前行的道路上点亮一盏心灯。于是有人送你一个名字——先生。干百年来,在那间破旧的私塾里,你诵经讲史,传承人类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