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17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稠油热采注汽锅炉自动清灰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注汽锅炉系稠油区块原油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目前胜利油田注汽锅炉以燃原油为主.锅炉对流段积灰问题一直是制约锅炉运行及系统效率的难题.完全人工清灰停运频繁、劳动强度大、费用高.文章针对上述问题,论证了声波自动清灰技术的应用原理及优势,弄给出了试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河南油田井楼稠油联合站含油污水中的污油和悬浮物含量较高,超过150mg/1。为此,对该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并对絮凝剂的筛选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无机絮凝剂与有机絮凝剂联合作用,可对污水中所含有的污油和有机物杂质的悬浮物产生很好的絮凝沉降效果。加药浓度、加药顺序及沉降时间均对絮凝沉降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改造后的污水处理系统实现了污水达标回注,降低了无效回注费用,同时还回收了污油,降低了药剂成本,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王家辉 《内江科技》2007,28(3):107-107
本文综合利用钻井、录井、测井、试油、试采等资料,对齐108块大凌河稠油油藏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为该套层系的整体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稠油在运输中遇到流动性差的问题,分析了胶质与沥青质的存在对高粘度的影响。选取甲基丙烯酸十八酯、苯乙烯、丙烯酰胺、马来酸酐为单体,利用溶液聚合法进行反应聚合。通过调节单体的配比,确定10∶2∶3∶0.5为最佳比例。再加入表面活性剂与溶剂进行复配,提高降粘效果。60℃下,将质量分数为5×10-4的降粘剂加入八面河稠油中降粘率能够达到50%。  相似文献   
5.
以春风油田排601块为例,总结了浅薄层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开发规律。超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划分为预热、驱替、突破三个开发阶段,具有预热、驱替阶段时间短,突破快的特征,针对每个阶段的日产油、含水、井口产出液温度变化进行了分析,该项研究对浅薄层稠油油藏水平井蒸汽驱开发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油田进入开采高含水期后,采出液中稠油、含聚原油比重逐步增加,且采出液多为复杂乳状液,其界面膜强度高,乳状液稳定,加大了采出液处理的难度.为改善采出液的脱水状况,通常在稠油中掺入一定量的稀油以降低原油的黏度,提高油水分离的效率,本文介绍了稠稀混掺在宁海站的试验过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陈家庄油田陈25块属薄层稠油油藏,由于原油黏度高,水驱开发后进行化学驱,但易发生指进现象,造成驱油效率下降。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优选了一种水溶性化学降黏体系。该体系与地层水配伍,在50℃时,400 mg/L药剂可使原油降黏率达99.5%,600mg/L药剂可使水的黏度提高6倍,600mg/L水溶液可提高驱替效率20%以上。在室内实验基础上进行了现场驱油试验,对于试验井组,累计注入化学剂溶液1.07×104m3,处理半径50 m,累计增油363 t。现场试验结果表明,优选化学驱体系可降低油井含水,提高波及体积,改善薄层稠油油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炎忠 《内江科技》2014,(2):138-138,117
<正>草13断块沙四段井网基本瘫痪,处于低速低效开发状态。本文从精细油藏描述入手,应用地震、钻井、测井、开发实验和各项动态监测资料,结合油藏数值模拟,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为该区整体调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群 《内江科技》2014,(6):87-87
高43块和高424块属于地层不整合稠油油藏,因小层多、厚度薄、边底水活跃,经过多轮次蒸汽吞吐后汽窜严重,周期油汽比下降,含水上升,开发效果逐渐变差。为进一步改善开发效果,通过优化伴注化学药剂、优化注汽方式和生产方式,优化堵水工艺等措施,提出了针对性的治理方案,通过理论研究与现场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单家寺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后期蒸汽利用率低的状况,研制开发了石油磺酸盐蒸汽增效技术,该技术具有洗油、降粘的功效,可广泛应用于前置液和伴蒸汽注入及井筒降粘。不仅降低了注汽压力、提高了注汽质量,而且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提高了洗油效率,达到降压增油效果。现场试验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