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知识的海洋里,未来和过去永远是人类求知的两大方向。在无文字记载的史前社会中,从古至今、自东到西,各个民族都对自己遥远的过去进行追忆。对于人类最早的住宅形式,经春秋时代教育家孔子整理的经典著作《易经&;#183;系辞传》上写道:“太古之世,穴居野处,禽兽逼人,有巢氏作,叫民构木为巢,而穴居之俗渐脱。食鸟兽之肉及草木之实,未有火化,至害卫生,燧人氏作,叫民钻木取火,而茹毛饮血之俗渐脱。”  相似文献   
2.
1942年10月12日的夜晚,居住在考洛卢卡城附近一座村庄的村民查达·斯特莫尔和妻子伊斯尔带着6个孩子,从屋后挖出一些预先埋藏在那里的生活用品,与食品和燃料一起装上大车,随后悄悄地消失在夜幕中,和他们同行的还有亲戚多迪克斯一家人以及村里的其他几户邻居……  相似文献   
3.
原生态建筑的历史遗存:豫西地坑窑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土建筑是与自然生态最融洽的宅居建筑,在乡村城镇化的改造中弃窑建房,进一步恶化了已经很脆弱的可耕地资源,而改良窑居建筑不仅拯救了一份古老的活态民族文化,还可为地方开发特色度假观光旅游创造区域环境。作者侧重对豫西地区窑洞宅居建筑的结构、审美及实用价值,进行一些建筑文化理念的探讨。以求能对当前农村的都市化建筑风尚,提出一点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前沿     
冰人奥茨或属未知人种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科学家在阿尔卑斯山发现的一具5300年前的冰川木乃伊奥茨冰人,应属于此前不知道的一个人类族谱分支,这个分支的踪迹可能已经消失。  相似文献   
5.
鸟鼠同穴     
《当代职校生》2002,(12):29-29
  相似文献   
6.
刘俊 《百科知识》2000,(8):32-33
穴居的现象在现代脊椎动物中非常普遍,广泛分布于许多门类中,就连人类也常居住在洞穴中。广义上的洞穴生物包括经常进入洞穴,而有规律地返回地面(如蝙蝠,在北方气候寒冷时洞穴冬眠)和住在洞穴中,在地面取食(如啮齿目中许多种鼠)的动物。也有完全生活在洞穴中的真正穴居者,包括洞鲈科鱼、穴蝰、袋鼹类、鼹鼠、鼩鼱、小犰狳等动物。本文讲的是自己挖掘洞穴而居的脊椎动物。它们建造  相似文献   
7.
目前,人类对地震的预报依然处在探索阶段,要做到准确预报地震,还相当困难。长期以来,世界各地流传着不少动物预知自然灾害的传说,一些科学家也在研究动物和地震之间的关系。那么,动物真的有预报地震的能力吗?如果有,它们的这种能力来自哪里?  相似文献   
8.
鸭嘴兽     
它的家:在澳大利亚,一般穴居在水边。扁扁宽宽鸭嘴巴,宽宽扁扁大尾巴,既生蛋来又哺乳,单孔目里才有它。它是什么呢?它的名字叫鸭嘴兽。  相似文献   
9.
疯狂原始人     
*内容简介*穴居原始人一家六口在老爸瓜哥的庇护下生活。他们每天抢夺鸵鸟蛋为食,躲避野兽的追击,每晚听老爸叙述同一个故事,在山洞里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而大女儿小伊是一个和老爸性格截然相反的、充满好奇心的女孩,她不满足一辈子留在这个小山洞里,一心想要追逐山洞外面的新奇世界。没想到世界末日突然降临,山洞被毁。一家人被迫离开居住了"一辈子"的山洞,进入一个崭新绚丽却又充满危险的新世界,  相似文献   
10.
王磊 《百科知识》2010,(14):60-62
地坑院被称为中国民间"建筑奇迹"、北方"地下四合院",作为古代穴居方式的遗存,它有着较高的历史学、建筑学、地质学和社会学价值。位于河南陕县三道塬的西张村镇,现今还存在着大批地坑院窑洞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