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6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效果。方法将64例上消化道穿孔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32例)和对照组(n=32例)2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
<正>风沙过后,医院眼科会有许多迎风落泪的患者。除了泪眼汪汪,不少人还伴有畏光、痒涩、干燥等症状,常误以为是风沙迷眼,一查却是沙眼急性发作。一些人误认为沙眼是沙粒吹入眼中引起的。其实沙眼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眼病,与灰沙并不相干,是由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所以称为"沙眼"。在一般人心目中,并不把它当回事,总认为这是一种小毛病。其实,在  相似文献   
3.
袁智 《内江科技》2014,35(8):45-45
<正>阑尾炎是小儿急腹症主要疾病之一,由于小儿自身的生理特点及小儿阑尾炎状不典型,大约1/3患儿被误诊而导致阑尾穿孔、脓肿形成、腹膜炎、败血症及肠梗阻等,并使患儿失去[1]早期手术的机会,影响切口愈合甚至造成死亡。本文回顾分析21例阑尾炎的误诊原因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5.
对白桦根次生木质部进行木材解剖学研究,发现其为散孔材,管孔多数为复管孔,少数为单管孔,为同形射线,导管分子穿孔板类型为梯状穿孔板,离析材料中韧型纤维丰富。  相似文献   
6.
我院外科1996~2006年经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胃十二指肠溃疡或癌肿急性穿孔的病人28例,本文就其临床诊治和死亡原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中,男24例,女4例。年龄60~82岁,平均68·3岁。其中胃溃疡穿孔6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17例,胃癌穿孔5例。曾有节律性上腹痛等溃疡病史的15例。急性发病后10h内手术10例,其中术前行腹腔穿刺8例,阳性者5例(62·5%)。急性发病后10~72h手术18例,术前腹腔穿刺18例,阳性者17例(94·4%)。本组术前均有上腹部不同程度的疼痛,但15例无确切的突发性上腹疼痛史(53·6%),而“板状腹”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腹腔镜修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效果。方法 对1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的病人行电视腹腔镜缝合修补,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12例均在腹腔镜下成功修补,术后恢复快,平均住院6天,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电视腹腔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刺楸根次生木质部刺进行木材解剖学研究,发现其为环孔材,射线为异形射线.导管分子穿孔板均为单穿孔板.根据穿孔板的位置、数量和形状,发现刺楸有5种类型导管分子.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管道穿孔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对穿孔处的补焊方法,补漏是油气田重要的生产环节。结合事例叙述了采油三厂某区支线穿孔和计量间上流汇管穿孔利用原有补漏方法不足之处,提出了通过利用填塞式带压补漏方法来增加安全系数.优质快捷的完成任务,实现减少停井时间,为原油上产赢得了时间。  相似文献   
10.
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的主诉,食管异物(esophageal foreign body,EFB)的摄入是导致胸痛的重要原因之一,并可能引起一系列危及生命的情况。在本文中我们报道了一例病例:一名67岁的中国女性因胸痛入住当地医院,因患者两年前曾有心肌梗死病史,当地医院以急性冠脉综合征对症治疗,然而患者的症状始终不缓解且出现发热,转至我院后行胸部CT提示食管异物伴食管穿孔。患者紧急接受了内镜下食管异物取出术,取出一根长约3 cm的鸭骨头。考虑到中国有着多元的饮食文化,许多中国人习惯啃食鸡骨、鸭骨和猪骨,这会大大增加成人食管异物摄入的风险。本病例旨在提高急诊医师对于食管异物引发胸痛的意识,并提示了通过及时的内镜下治疗可以大大降低食管溃疡、食管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进而改善患者预后,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