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媒体发展时代的信息有着多方向传播、多内容传播、信息海量以及传播人群广泛的诸多特点。党报必须要坚守自己的使命,并负担起自己的职责,承接并拓展党媒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权威、更加优质的新闻。同时,党报媒体只有积极调整自己的报道内容与报道思路,依托党报的原有优势,在传播内容的创新与拓宽、媒体平台与技术的进一步融合以及对党报人才进行更高层次的培养等方面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在新媒体高速发展影响下的“报业寒冬”突出重围并重放光彩。  相似文献   
2.
乌江恨     
西天残阳如血,四野金风似号。"踏踏、踏踏……"乌骓马突出重围,疾驰而过,越土岗,穿树林,过荒村,跨小桥,跃大堤,骋沙滩,"啾"的一声长嘶,猛然将前蹄高高扬起,又天塌地陷般地坠下,便再也止步不前。于是,曾经威震天下的西楚霸王凄凄凉凉地来到他生命的绝境——身后是穷追不舍的汉军,眼前是汹涌咆哮的乌江。他飞身下马,提枪按剑,魁伟的身躯耸立在岸边,宛若一尊孤寂的铁塔。  相似文献   
3.
电视公共频道作为电视体制改革的产物,在今天竞争激烈的媒介环境条件下,面对自身存在的众多问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创收压力大的情况下,同时加之外界环境的巨大冲击,惟有积极整合媒体优势,明确自身的频道定位,编排具有本土特色的栏目,才是公共频道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近十年来,我国军旅题材电视剧创作成就斐然,引人注目。从《潮起潮落》到《壮志凌云》,从《和平年代》到《突出重围》,从《光荣之旅》到《DA师》,从《归途如虹》到《沙场点兵》,从《我们的连队》到《炊事班的故事》……一批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覆盖了海、陆、空三军,兼容了从高级  相似文献   
5.
正2005年,《京华时报》的吴海民提出报纸的"寒冬"已到来,还有很多人预言报纸即将进入终结时代。美国的菲利普·迈耶也在《正在消失的报纸》中推测:2043年的某一天,将是人们最后看日报的时间。现实表明,各类新媒体的出现尤其是近几年网络的发展,使传统纸媒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感受到了巨大压力,也在寻找着突出重围的办法,"深度报道"这一名词渐渐走入读者的视线。然而,随着多种媒体的不断发展,和  相似文献   
6.
正城市电视台在我国电视体系中处于最基层,如何在央视、省级卫视以及各类新兴媒体的"围追堵截"中突出重围,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已成为城市电视台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虽然各城市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不同。但是,共性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笔者所在的克拉玛依电视台就在办台平民化、本土化的探索与改革中获得了成功。只要城市电视台秉承平民化、本土化的办台宗旨,因地制宜、做到极致,就能走出一条有生机、有活力的发  相似文献   
7.
电视公共频道作为电视体制改革的产物,在今天竞争激烈的媒介环境条件下,面对自身存在的众多问题,在专业化程度不高、创收压力大的情况下,同时加之外界环境的巨大冲击,惟有积极整合媒体优势,明确自身的频道定位,编排具有本土特色的栏目,才是公共频道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郭星 《声屏世界》2008,(12):37-39
近年来,军事题材影视剧创作繁荣,相继推出了电视剧《和平年代》《红十字方队》《突出重围》《壮志凌云》《中国轨道》《女装甲团长》《导弹旅长》《铁甲英豪》《激情燃烧的岁月》《刀锋》,电影《弹道无痕》《我的格桑梅朵》等。这些军事题材影视作品从当代军旅生活入手,给现实军事领域和中国军队及其环境以全景式的观照与审视,具有令人警醒的思想深度和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9.
1990年代末以来,一系列“主旋律”军旅小说接连推出,《突出重围》(柳建伟)、《波涛汹涌》(朱秀海)、《DA师》(王维等)、《惊蛰》(王玉彬,王苏红)、《沙场点兵》(邵均林黄国荣郑方南)等,持续成为被传媒和大众关心的热点。这些作品也几乎都有相应的电视剧版本,且大都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创下极高收视率。受到国家意识形态部门的如此厚爱,同时又赢得民众如此的欢迎,表明这批军事题材的作品不但契合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也呼应了这个时代的社会情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柳建伟的长篇军旅小说《突出重围》之所以获得声誉,一方面在于他对新的历史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必要性、紧迫性的思考与探索,另一方面在于他对和平时期军人形象的塑造,但是,《突出重围》也存在于艺术创新的不足和某些形象苍白、单薄的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