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4270篇
科学研究   186篇
各国文化   91篇
体育   116篇
综合类   71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27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459篇
  2013年   544篇
  2012年   585篇
  2011年   721篇
  2010年   487篇
  2009年   472篇
  2008年   542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导读】媒介考古学,逆着进化的巨流,与体制性考古学相对立,进入深层时间,书写技术、符号、隐喻、象征以及影像的史诗。在虚拟媒介的反记忆之光烛照下,现代人在古典世界遭遇到新媒介、新新媒介,在“前人类纪”遭遇到“人类纪”和“负人类纪”。2008年,在美国一份名曰“连线”(Wired)的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2.
勋章     
水产站隔壁的院落,是我童年好奇的地方之一.我们站在水文站的破铁船上,仰尽了脖子也看不到里面的风光.院子里有枪声,每当一个人走出院子,立刻有人锁上门.我见过的大铁门即使关闭,小门会开着,比如盟委的门.这里的小门也锁上.……  相似文献   
3.
原始时代的马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因为年代久远,考察起来极为不便。但人类既然很早就与马发生了关系,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中国各地广为存在的原始岩画,就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考察古代马文化的重要线索。原始岩画是人类童年的产物,是初民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翻开原始岩画这一人类最初的艺术画卷,可探寻到丰富多彩的马文化的印记。  相似文献   
4.
童年和少年时代的李小龙,性格外向、厌恶读书,尽管在父亲的安排下,他先后在九龙喇沙书院(La Salle)、圣芳济书院(St.Francis Xavier)等多所香港名校就读,但活泼好动的小龙从不肯在读书上下功夫,学业十分糟糕,转过多所学校才终于读到高中。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2005,(12B):6-6
为使当代儿童能够重新拾起他们父母孩童时代的传统娱乐项目,一个由专家和名人组成的委员会推荐了32件在10岁前应做的事。  相似文献   
6.
考古学是一门科学,自20世纪的20年代起,它就在中国的土地上开始实践。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开始发掘,在我国考古学科的历史中属较早的一次发掘。  相似文献   
7.
原始体育文化起源的考古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从史前考古学角度对史前化遗迹、遗物的分析研究,日益成为探讨原始体育化起源的重要途径。而体育考古学这一新的理论体系与方法的出现,为利用史前的遗存、有关材料及人类的思维能力去推断并确定原始体育化起源与发展过程的基本脉络、特定条件以及主要特征,提供了一种实证性的探索途径。从原始体育化起;醺的生物学前提、集体传习活动的生成机制与原始体育化起源、原始体育化起源的物质前提和原始体育化起源的仪式化前提四个方面,对原始体育化起源的可能条件进行了考古分析。  相似文献   
8.
夏日午后     
  相似文献   
9.
童年     
程谱 《小学生》2004,(4):1-1
  相似文献   
10.
在不少语文课堂中,肤浅的对话、刻意的包装、停滞的思维充斥其中,表面热闹、实质空洞。如何改变解读思维、进而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成为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问题。因此,"文本细读"概念的引进,立刻引起语文教师的关注,并在教学中迅速流行起来。文本细读是从文学批评中借鉴来的,其主要的观点:一是强调文本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二是强调把解读的重点放在文本内部组织结构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