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散文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本文以《端午的鸭蛋》为例,通过对几堂课的问题剖析来归纳散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力求通过"依体式,定终点;缘学情,明起点;中间搭2-3个台阶"的教学策略,来探寻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散文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农历五月五日的端午为纪念屈原而设一说已广为流传,家喻户晓。事实上,五月五日与端午自始是两个并不对等的概念,在经过漫长的演进后五月五日才始得端午的专名。而五月五日的最初原义祛灾与逐不祥也在节日的发展中逐渐被纪念屈原一说所取代而趋于消隐。浅究节日原义的丢失和性质的移易,屈原故事传说和节日习俗的契合以及民族心理的期待是两大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小话端午     
丁丁:淘淘,吃什么呢,这么津津有味。 淘淘:粽子,每年的端午节都有粽子吃,真不错。 丁丁:是啊,端午节你们家怎么庆祝的呢?  相似文献   
4.
端午忆屈原     
你这醒于浊世的夫子啊 一个纵身 便赚得世人的千古绝唱 一个鱼跃 便赚得因你命名的诗节笔尖芬芳  相似文献   
5.
"五月五,挂艾蒿、插菖蒲……"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就在孩子们的歌声中如约而致。端午,照例是亲朋聚会的日子。儿时的家中没有电视、没有日历,但奶奶却惊人的记得每一个过节的日子。无论是孙子的生日,爷爷的寿诞,时令节气,还是远房亲戚的喜酒,都像一直藏在手指尖上一样,奶奶指头一点,节日就到了,奶奶忙活的日子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6.
有关法定假日的调整方案印证了此前的民间传言。在11月9日由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研究小组公布的这一方案中,拆解了五一黄金周,将其从原有的三天压缩到一天,并将置换出的两天再加上一天,分别补偿给中秋、清明和端午三个传统节日。[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端午节自春秋战国开始发展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唐代是这一历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细考《全唐诗》,可发现这一时期的端午诗记录了端午在饮食、辟邪和助兴方面的节俗.这些节俗寄寓了深厚的文化内蕴,既有良辰佳节的闲情逸致,又有浓厚的生命观照意识,还有感恩戴德的歌颂.它们是作者济世爱国情结的体现,也是整个时代氛围和端午节自身发展规律使然.  相似文献   
8.
端午鱼水情     
郎岩 《垂钓》2014,(8):44-45
帐篷、折叠椅、遮阳伞、烤炉、木炭,以及鲜嫩的肉串、沈阳特产的雪花干啤——这是一副标准的烤肉配置。不过您别想错了,这不是专门去野外烧烤,而是我们一大家子打算利用这难得的端午假期去铁岭柴河水库野钓,上述那些东西是我们全部的后勤保障。  相似文献   
9.
1.教材分析。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丰富深厚的民俗文化始终与民族文化相伴随。因此,人文内涵丰富的文章也就成为语文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八年级(下)第四单元五篇课文大多是写各地节日风俗的,也有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绘街头商贩吆喝的,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通过学习这些文章让我们去感受日常生活中蕴涵的无穷乐趣。《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又属于民俗文化中的食文化,小小的鸭蛋,让我们感受到它背后的文化意味和浓郁民俗风情。因此学习本文对了解我国民俗民风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时空》2010,(7):F0002-F0002
又是一年粽飘香。在人人喜迎端午佳节到来之际,裕民县第一小学的师生来到敬老院,与敬老院的老人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温馨的节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