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8931篇
科学研究   307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133篇
综合类   73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00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429篇
  2014年   1118篇
  2013年   646篇
  2012年   670篇
  2011年   1627篇
  2010年   699篇
  2009年   583篇
  2008年   644篇
  2007年   478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528篇
  2004年   498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合理巧妙地使用生活素材,对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及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梁莹 《青年记者》2020,(12):50-51
成为某一客体的粉都(fandom)成员,抑或追逐着迷(fan)事物,对当今社会的许多人而言,已经成为一种日常生活方式。互联网和媒介技术的发展则更加推进了粉丝参与的积极性和表达的多样性,饭制视频即粉丝利用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类型的视听素材来诠释自己喜欢的偶像。  相似文献   
3.
学生成功的写作,素材选择是个关键。在分析当前困扰素材选择的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探析优化素材选择途径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充分开发利用本土资源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明确要求。地方本土历史,是一种相对于国家历史或世界历史的、地区范围比较狭小的历史研究,它一般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并伴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将本土资源有机融入初中历史教学中,既能有效改变历史课程结构内容单一的现状,又能够为历史教学提供众多教学素材,提升学生具体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切实地探索历史、感悟历史,逐步形成关注国家命运的情怀,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是中国辞书编纂出版的鼎盛时期.<中国大百科全书>74卷的出版,<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等四大语文工具书先后面世,国家组织人力、物力攻关,大型出版工程取得了划时代的可喜成就.  相似文献   
6.
地方文献的搜集整理已成为当今公共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保证地方文献的完整性,地方老照片的搜集十分必要。搜集途径大致有出版物、机构、民间、域外四种.其中,基于图书馆有丰富的地方历史文献资源,对采自出版物如古籍、旧平装书、旧报刊、新出版物等尤应着力。  相似文献   
7.
去年,面对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因大量征地而出现众多农民离开土地的社会问题,镇海区委、区政府要求各街道、镇因地制宜想办法,为这些失地农民寻找生活出路。骆驼街道就是根据这一精神举办了一场针对失地农民劳动用工的招聘会。这个招聘会失败了。原因就在于街道只有为失地农民办实事的好心,却没有仔细研究这些农民适合做什么工作,是否具备除务农之外的一些劳动用工技能。忽略这些,而只是一柑隋愿地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强拉街道所属的30多家工业企业来设摊招聘农民。  相似文献   
8.
自制戳图卡     
徐进 《上海集邮》2003,(7):35-36
新邮发行当天,集邮公司都特制首日纪念邮戳,供集邮者盖用,自绘图卡,贴票销戳,是适合中小学开展的一项集邮活动,花钱少,操作简便,自娱自乐的味道浓厚。戳图卡集票、戳、画、章于一体,日积月累,自成一体,也不失为开放类集邮展品的一种素材。 怎样制作一张精美的戳图卡呢?  相似文献   
9.
10.
所谓效应,是指某个人或某种事物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应和效果,它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两种,负效应是相对正效应而言的。新闻报道对被报道的对象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就是新闻报道的负效应。记者或通讯员在采写某单位或某人物时,由于种种原因,不仅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反而由此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纠葛甚至官司,这种现象已经屡见不鲜。分析起来,大致可归类为有意识型和无意识型两类。有意识型的作者大都为专职新闻工作者或文学工作者。这类作者的文章所造成的负效应往往直接与被报道者的利益、声誉有关,报道的内容大都为名人的家庭和日常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