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44篇
科学研究   13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3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文练笔"是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以及"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应运而生的教学形态。随文练笔运作已多年,亟待有认知破局与转型升级策略:从语境依赖走向摆脱语境的练笔;从练笔类比走向多元文本的假设;从单元写作走向与对接单元教学,从而增添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练笔是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让小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信心也是小学语言课标的要求。教师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捕捉写作讯息、创设活动,整合现有资源,学会耐心倾听,有意识地引发学生产生写作的期待和倾诉的欲望,让小练笔成为孩子轻松的心灵之约。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曾指出:应经常练习写作,写多了写久了,自然就会变巧,变好。的确,每一种能力的提高,都必须通过不断的练习。要想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只借助习作是远远不够的。所以,立足于我们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多触角、多层次的作文小练笔,是促进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对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作文小练笔的训练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为广大教育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制订,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有了五个方面的明确目标,山区学生由于环境的局限,要想达到这五个方面的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学生自觉做到“八勤”。  相似文献   
5.
修订版《大纲》之前的几版《大纲》均将小学生的写作称之为“作”。严格地说,这是模糊了作与学作两个不同的概念。小学生的作是一种习作,是以学生“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为写作内容,学习遣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基本功,初步掌握运用书面语言能力的练笔。  相似文献   
6.
听、说、读、写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写,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而且有利于教师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因此,指导学生写好课堂内的小练笔,能更好地落实课程标准中的读写目标,使阅读教学得到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变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我们虽然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却难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的令人遗憾的状况,我们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引导学生多读书、多观察、多练笔、多自己评改等,以此促进学生写出烙上情感个性印记、涂上独特心灵色彩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读写能力要双线并进。要善于引导小学生抓住文本结构、文本情节、文本空白进行快乐仿写、创新改写、想象补写。这样,才能有效地让小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读写能力的双重发展。  相似文献   
9.
赏图练笔     
如果不是听说 有谁会想到 这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旁 有着大片大片金色的蒲公英 如同一匹金丝织成的锦缎 在灿烂的阳光下 流淌成一湾夺目的河  相似文献   
10.
练笔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练习数量与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习作能力。目前存在小练笔数量失衡,质量偏低的现象,究其原因有"四个不":目标不明、练点不准、时机不当、形式不活。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从实践"三个度"入手。(一)练有温度,未成曲调先有情:暖场,诱发练笔的热情;放胆,拓展思维的空间;搭梯,激发成长的动力。(二)练有深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梳理教材,让训练整体有序;锁定一点,让训练重点突出。(三)练有广度,落花水面皆文章: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校内外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