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约翰内斯·维米尔是巴洛克时期的荷兰画家,1632年出生于荷兰代尔夫特小镇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作品多以描绘风俗市井生活为主,画中女性角色颇多。她们或神态端庄、或柔和、或清丽,关于这些模特儿的身份并无记载。维米尔遗留的作品不多,有关他的生平也很有限。  相似文献   
2.
哈尔斯、维米尔的绘画艺术不仅生动地诠释了荷兰社会的大众审美趣味,而且说明了人类生活的质朴、美好.哈尔斯、维米尔的绘画反映了荷兰民众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情趣;他们通过各自独特的艺术手段,艺术地再现了人性之美、生活之美;两住大师的艺术唤醒了我们对生活、艺术真谛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3.
现实主义总能给人一种特殊的感动。 冬日苍白的光线映进简陋的房间,女主人正在把牛奶倒进坛里。前面有个桌子,上面的摆设很简单,一个乌黑的罐子、装着粗糙的面包的面包篮,和一块蓝色的布。  相似文献   
4.
代尔夫特     
  相似文献   
5.
杨楠 《大观周刊》2012,(37):27-27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十七世纪荷兰绘画大师维米尔的代表作.这幅小幅油画诞生三百年以来吸引了世界各地无数人的目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女作家崔西·雪佛蔓在深受维米尔风格的影响下,著就了同名小说《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小说一出版便倍受好评,创造了新书销售的新高。此之后,一直钟爱历史题材作品的英国导演皮特·韦伯又将小说改编拍成电影。同样以《带珍珠耳环的少女》命名,并且同样倍受亲睐。是什么让我们如此钟情于它?是什数在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我们终于意识到,《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之所以如此吸引我们,不仅是因为它高超的技法所表现出的完美画面,更重要的是它所折射出的作者反封建的人文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6.
维米尔沉寂了两个世纪之后其光芒才被重新发现.他的作品极少,却以沉静、精湛、神秘为后人敬仰;尺幅极小,不以表面的题材、场面、戏剧感、悲剧性甚至悦目动人的语言制胜,但却历久弥新.本文拟从语言、形式、涵义三个层面探讨维米尔作品与东方艺术精神的暗合.  相似文献   
7.
古怪的手枪     
约翰内斯·维米尔(1632~1675).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这位被人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的荷兰风俗画家,直到19世纪,他的作品才在荷兰以外引起普遍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荷兰绘画艺术的繁荣既得益于新教卡尔文教派反对偶像崇拜的教义主张,受益于荷兰经济的推动,又加上继承了尼德兰的民族文化传统,使绘画艺术在荷兰完全摆脱了天主教会、宫廷和贵族的垄断,真正融入荷兰人的日常生活。本文以维米尔代表作《画室》为出发点,以此辐射出17世纪荷兰的宗教、经济、民族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9.
正【阅读难度:】多年来,一直有个夙愿,给读者呈现欧洲著名的博物馆建筑及馆藏艺术。但一直苦于未能发现一个打动自己的视角和表现形式而搁浅。见到了王加,看到他用镜头记录下一组组美仑美奂的欧洲博物馆照片,并用简约的王式语言为我们推开了一扇扇欧洲著名博物馆大门,顿感"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个一身雅痞装扮的80后,单从外表无法让人把他跟"古典"联系起来。然而,当你走近他,听他自由切换对音乐、绘画、建筑特有的"跨界"诠释,便有一种冲动,背上行囊,跟上王加的脚步。于是拍案,有了"艺加一视界"。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中国这样典型的后发达国家的美术现代性问题时,由于历史境遇的特殊性,中国近现代美术史显现与西方近现代美术史大不相同的本土性特征。我将这种本土性特征看作是中国社会巨变表现的一种继发现代性特征。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近现代历史演进中,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