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教育   44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龙 《中华武术》2001,(6):50-51
一代英豪李小龙虽已远逝近28载,但他非凡的精神却恒久地留存在世界武术文化与民族文化璀璨的星空之中,光华四射,熠熠生辉。烟花三月,笔者第十六次南下广东考察。广东——是李小龙的故乡,是李氏家族祖祖辈辈繁衍生息的一方热土,在历史的车轮已隆隆驶入21世纪的今天,故乡人民没有忘记李小龙这位广东骄子、中华英雄,依然在以各种方式缅怀李小龙、纪念李小龙。  相似文献   
2.
《中华武术》2001,(1):18-18
2000年11月25日,数百名来自海内外的意拳(大成拳)门人汇聚北京凯迪克大酒店,共同纪念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诞辰115周年。参加这次纪念活动的有亚洲武术联合会第一副主席、香港意拳学会会长霍震寰先生,中国武术院副院长王国琪先生,北京武术院副院长毛新建先生,王芗斋先生的女儿、  相似文献   
3.
1976年1月.我正在《毛泽东选集》翻译组工作。8日下午,组里传开了一条惊人的消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因身患癌症于当日与世长辞。听到这条不幸的消息.一时惊呆了,简直难以相信真有其事。和全国人民一样.全组同志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9日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关于周恩来同志逝世的讣告.证实了人人不愿意相信的噩耗。全组同志潸然泪下,根本无心继续工作。凡是给周总理当过译员的人.谁不记得他那崇高的人品和渊博的学问。 10日.天气严寒。上午,我们冒着刺骨的寒风前往北京医院,向总理的遗体告别。当时,我正闹严重的胃溃疡。一着寒风.肚子疼痛难忍。尽管如此,我还是要亲眼看看总理的遗容。1点30分.我们和其他人排成两行长长的队伍.鱼贯进入告别室。告别室门口悬挂着黑黄两色的绸带。在那让不大的房子里.躺着一代伟人。只见他两颊下陷,脑门显得特别宽大,仿佛装满了人类的智慧。眼望着总理遗体.顿  相似文献   
4.
惊闻尊敬的王选老师离我们而去的消息,心中悲痛,夜不能眠,回想“七四八工程会战”与王选老师共同工作情景及王选、陈望鲸夫妇对我在“七四八”工作中的信任、支持和生活中的关怀,不禁潸然泪下。  相似文献   
5.
贝奇 《出版史料》2005,(4):65-69
2005年7月20日这天真是好伤心好难过。早上从厦门回到北京,刚到家就往协和医院严老病房去电话,谁知却得到严老病逝的噩耗。立即乘车到八里桥花市,买了十数支新新鲜鲜刚刚绽开的纯白色百合花,吩咐卖花姑娘用浅紫色花纸素色花带包扎,一心想把它们虔诚奉献给已经远行的严文井先生的在天之灵。一路上都在责怪自己。责怪自己因为迟到了几个小时返回北京而没能与严文井先生见上最后一面,责怪自己没能最后服伺老人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眼前晃动的全是一个月前在协和医院探病时见到的严文井先生病重无助自尊自爱的样子。眼泪禁不住流下来。回首往…  相似文献   
6.
今年4月,是邓小平同志视察内蒙古40周年;今年8月22日,又是他老人家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谨以此文再次定格一代伟人在内蒙古留下的历史足迹;今天,我们饱蘸崇敬和爱戴之情,深深地抒写对他老人家永远的缅怀……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校史馆的个性陈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近年来高校越来越重视校史博物馆、名人纪念馆(以下简称校史馆)的建设,并且出现了与档案馆合二为一的趋势.与社会上其它博物馆、纪念馆相比,校史馆有规模小、专业性强、行业特色明显、人文精神浓郁等特点,尽显高校个性.但在高校系统内部,校史馆都有共同的建馆目的:缅怀先人、垂范后学、弘扬校风、激发师生员工"知校、爱校、荣校"的信念;具有相似的题材,即紧密围绕高校育人、科研两大特色陈列布展.这种目的和题材的相似性很容易造成陈列的雷同,使观众看完一个陈列便不再有兴趣参观第二个.因此,笔者认为,当前各高校校史馆陈列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突出个性,显示特色,以避免雷同.笔者结合浙江大学竺可桢纪念馆的陈列经验,就个性化陈列问题发表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罗建华 《新闻前哨》2005,(12):23-24
真正的缅怀都在不经意间。这个夏日,偶然从电视画面看到斯诺熟悉的身影,一切就被激活了。哦,7月19日,斯诺诞辰100年,一部文献纪录片正在播放,向他表达中国人的怀念。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毛泽东纪念白求恩,而白求恩恰恰是读了《西行漫记》之后走向延安的。斯诺,在共产党人及红军被肆无忌惮地“妖魔化”的时候,凭着新闻良知冲破封锁线,把黄土一样安详、又黄河一样奔腾的中国,推向充满傲慢与偏见  相似文献   
9.
境界:自然与至善 治学、从艺的最高境界是“自然”,如行云流水,任意所之。这是学者、艺术家对研究或创作的对象有了深刻的领悟和洞察,对其本质、规律、情性、演变了然于心时,达到的一种物我相通、天人合一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秋日缅怀     
欧邦 《老年教育》2008,(12):33-33
她不是我的亲人,也算不上知已,只是相处时间很短的一位同事,可这么多年来,我从不曾淡忘她,特别是每年的深秋,她总医院会出现我的梦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