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9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质量与培肥研究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土壤质量研究动态和我国土壤肥力演变进行了综述,并对国内外研究化肥、有机肥和耕作制度对土壤肥力影响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四川布依族的基本情况,着重论述四川布依族稻作文化习俗,包括耕作制度、作物品种、信仰崇拜、婚丧习俗、节日、禁忌等等。文章认为,布依族稻作文化是适应我国西南山区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并结合民族传统习惯而形成的,因而具有鲜明的南方农耕民族生产、生活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汉族文化的深刻影响,体现了华夏民族传统文化的交融性和互补性。  相似文献   
3.
一连棉花种植面积(机耕面积)9011.25亩,按照师、场要求实施农田地力建设工程,实行场、连逐级管理,通过有机肥增施、激光铣平、残膜回收、秋翻冬灌耕作制度改进等主要措施,采取承包户缴存养地基金和农场配套资金相结合的方法,计划利用3年时间全面改造提升农田地力。  相似文献   
4.
黄国勤,江西农业大学生态学学科负责人。1980年以来,先后就读于江西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期间,他在导师钟树福教授、章熙谷教授、赵其国院士和张桃林研究员的指导和带领下,对鄱阳湖区耕作制度、红壤旱地资源利用、南方冬闲田开发和耕作制度改革与发展等进行了大量实地调查和试验研究,相关研究刊发于《自然资源学报》《科技导报》《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中国农史》等多种学术期刊上。  相似文献   
5.
金属As污染是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之一。金属As对土壤污染的常用修复技术有施加拮剂修复、施加沉淀固化剂修复、植物修复、改变农业耕作管理制度修复、水洗土壤修复、太阳暴光晒修复、多种修复技术结合应用等七种。  相似文献   
6.
兰建英 《内江科技》1998,19(2):11-12
本文利用土地自然生产力模型对内江市土地自然生产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实验。结果指出:内江市农业生产的前景十分广阔,不同耕作制度的土地自然产值排序为:稻—稻—油>稻—油>稻—麦>玉—薯—油>玉—薯—麦>稻。  相似文献   
7.
8.
为增加粮食产量,支撑国家的工业化建设,1949年后中央政府开始通过互助合作的方式组织农民进行合作生产,从1955年开始,中央政府开始广泛组织农民建立合作社,以便解决其粮食增产措施与分散农民之间的矛盾。完成合作化后,山东省委、省政府着手进行农业耕作制度的调整,希望以此增加粮食产量,但是技术变革措施的实施,非但没有增加粮食产量,还造成了粮食的减产,同时也打破了原有的生态格局。1961年后,随着中央政府出台系列恢复措施,这种局面才得以转变。  相似文献   
9.
市场与生态:民国年间山东平原区的耕作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末至民国,山东平原区出现固定的小麦——黄豆复种组合。光绪之后,胶东半岛东部的玉米排挤高粱和粟成为主要春播作物,与麦豆等作物组成新的种植制度,鲁西北的农民采用间作、混作等方式种植玉米,很好地利用了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规律,却在一定程度上排挤了豆类作物。随着粮食贸易市场的繁荣,山东农民重新配置农业生产要素,安排符合他们利益的耕作制度,这是他们综合考量市场与生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水旱轮作是我国传统农业中一项的重要耕作制度,但随着我国人口的持续增长和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如何发挥水旱轮作系统的增产潜力、实现水肥资源的高教利用,减轻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已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