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7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生充满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体验,音乐欣赏这类社会实践活动则是最常见的艺术体验,而艺术体验的通感联觉和联想都是以人的生理、心理为基础的,它们看上去相似,确有着深刻而复杂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联觉思维教学活动不仅是美术教师课堂内外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自主学习意识的有效方式,更是一种教学观的创新。本文以联觉思维的提出、理论依据、把握特点及原则、教学实践等几个方面内容论述了联觉思维教学的科学性、可行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隐喻理论。探析联觉音组st-的隐喻认知,发现联觉音组st-作为一种语言符号,可以对其所构成的四条语义链中的核心意义即“阻碍,停,稳固和暗含速度快的行为”及生成理据、逻辑关系进行分析,不仅可以达到扩大隐喻认知理论的研究范围,还可以探索出新的英语学习方法和视角,拓展英语词汇系统。梳理、分析英语联觉音组st-的意音联系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在阅读物理学家传记的时候,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物理学家都是音乐"发烧友"。这是否说明从事物理研究与音乐有着某种联系呢?很多物理学家都与音乐有不解之源,甚至是音乐爱好帮助他们走到了事业的巅峰。当  相似文献   
5.
对兰波十四行诗《元音》的主观意识、与法国诗歌的关系及相关批评进行探讨。《元音》是关于象征主义的哲学诗,它聚合多个类别的意象和幻想,并达到主观的沟通。认为在宗教道德的关照下,《元音》一诗强烈地表现了兰波被喧嚣的战争和激动的青春所扰乱的主观意识。指出在波德莱尔之后,兰波重新阐释了美学上的联觉。  相似文献   
6.
在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常常出现三种问题:运用语言来解释无法言传的旋律,跳过旋律分析环节,教师做秀表演而学生无收获。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联觉的思维方式,并将对各种旋律的体验具体形象地比喻成"水彩画""简笔画"和"写意画"三种形式,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旋律、理解旋律和表现旋律情感。通过听觉与视觉、动觉的转换,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领略旋律之美,进而去理解和表现音乐的情感。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促使报刊编辑一改传统的、简单加工型的工作模式,而向全新的、多元策划型转换。独特的版面策划恰恰以直观的、感性的视觉效果,展示出报刊版面美感联觉的广告效能、创意标新的觅众效能和年众交流、合作的公关效能,并为报刊进入市场,获得“双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联觉是指一种感受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音乐审美中联觉心理过程与想象、联想、幻想、形象思维、创造性思维等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关系。联觉能让我们更有效地达到通过音乐审美培养和锻炼形象思维,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季毅 《文教资料》2013,(27):41-43
音乐在英语电影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音乐能深入揭示和解释电影中的文化内涵、事件背景、人物特征等关键要素.另一方面,相关音乐要素还能与欣赏者产生心理上的联觉反应.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电影音乐发展历程和特征、电影音乐的分类和作用、电影音乐要素的赏析进行深入探讨,以此促进欣赏者正确地通过音乐进行跨文化的欣赏、学习、思考.  相似文献   
10.
冯路 《儿童音乐》2014,(11):46-51
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是《音乐课程标准》中对"感受与鉴赏"领域教学提出的重要的教学指导性建议,它是针对传统音乐教学悖离现代教育精神,违反教育规律,忽视音乐学科特点,在进行最需要想象力,最能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音乐欣赏教学时,将教师个人对音乐的主观感受或《教学参考》、《欣赏指南》上的现成文本作为"标准答案",采取我讲你听的传承式教学,强加给学生,不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与见解这种错误的教学方式而提出的。时至今日,这条教学建议已深入人心,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特别是音乐欣赏教学时,都在努力地贯彻它,但由于缺乏科学、全面、细致的理论与方法指导,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由于把握不当,走入了教学操作的误区,在此我试举一个案例:《用音乐打开想象的闸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