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4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5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3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风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文艺理论家、诗人,而且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报刊编辑,先后主编过《七月》、《希望》等著名杂志。虽然他很少从事过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工作,但曾经为《国民日报》和《新华日报》编辑过文艺副刊,对新闻媒体的运作深有体察。另外,作为一位忧国忧一位忧国忧民、关心时事的知识分子,诚如他自己所说,报纸“是一直在看,所积的感想自然不少”。他关于新闻报道的一系列观点颇具特色,值得我们珍视。一1942年,胡风已经是一个成名的编辑,常有年轻编辑向他询问“有没有什么当编辑的秘诀”这样的问题。根据…  相似文献   
2.
胡风是20世纪中国最富创造性贡献的文学理论家。胡风以他的现实主义文学本体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论,构建出现当代文学史上既具独立性又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体系。由于他的理论创建更有力地坚持了现实主义,在现实主义独尊于中国现代文坛这一点上,胡风起到了一种特殊的推助作用。胡风文学思想所葆有的开放性视野和现代超越品格,使其持续成为现当代文学建设的理论资源,在激活、拓展和再造现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进程中,发挥着独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七月诗派”作为一个在腥风血雨的严峻现实中崛起的高歌救亡的诗歌流派,这些诗人们在抗战炮声响起之后分别在根据地、敌后、国统区从事着民族的解放运动。由于当时桂林处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地位,使得一部分“七月派”诗人先后驻足于桂林。他们在桂林的诗歌创作及活动,极大地繁荣了抗战时期的桂林诗坛,声援了全国的抗战斗争。  相似文献   
4.
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是在对"主观公式主义"和"客观主义"的批判中建构起来的,其理论精髓是作家面对客观世界要表现出蓬勃高昂的人格力量和对客观世界进行改造、批判的战斗精神.它是在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产生出来的,它突出"实践"意识和行为,即作家只有在现实政治的第一线中才能体现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5.
沈栖 《档案与史学》2005,(6):44-45,39
"七月诗派"曾经雄踞我国现代文坛.这批二十岁上下的青年,带着战斗的人格、灼人的诗情,怀着所向披靡的气概登上诗坛,正如胡风所说的"喑哑了多年的咽喉突然地叫了出来",促进了我国现代新诗的又一次勃兴和繁荣.孙钿从"七月"走来,就像硕果丰盈的七月,他的诗,无论是量或质,都是令人欣羡的.  相似文献   
6.
邢小群 《东方文化》2000,(6):112-116
胡适比郭沫若大一岁,在新文化运动中,也比郭沫若出名早,影响大。1921年8月9日,他们在上海第一次见面。当时,胡适作为新文学的先驱,新文化的代表,已是北京大学教授。郭沫若则是留日学生,还没有拿到毕业文凭,只是因为在上海《时事新报&;#183;学灯》上发表了引人注目的新诗,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时期同性恋之风甚盛,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密切相关。“胡风”带来了原始生活方式和风气,在开放的思想和古朴的“大房子”居住方式下,男性间的亲密友谊空前加强,加之战乱和玄学大兴的特殊社会背景,终于使得以“男女气乱”为特色的男风在此时期得以延续并达到鼎盛。这一时期的同性恋盛行也有自己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8.
胡风的文艺思想通过其在现实的实践斗争中形成了启蒙现实主义理论体系。胡风继承了鲁迅的文学"为人生"的"五四"启蒙精神,将启蒙思想纳入到他的"主观战斗精神"、"大众化"等理论体系中,并通过文学的"实感"使启蒙思想通过文学的方式得以实现。总体说来,通过文学实现五四启蒙精神,并建构起启蒙现实主义的理论是胡风传承鲁迅精神的实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9.
发生在20世纪中国文坛的胡风事件震动中外。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在历史链环中,由环环相扣的“人”与“事”联在一起共同作用所造成的,牵扯到左翼文坛历史上的宗派关系,胡风本人的个性,部分文艺界领导人的旁观静待及推渡助澜等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胡风力图将民族革命战争对文学的特殊要求纳入五四启蒙主义文学传统的框架之内 ,于是在他的理论中充满着两个不同话语体系的冲突。这种冲突蕴含着“现实主义的胜利”这一命题。作为七月派的理论倡导者的胡风 ,他的现实主义理论是对现实主义的丰富和深化 ,但在七月派的创作实践中 ,主观战斗精神的过度高扬却违背了现实主义 ,不能不说是现实主义的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