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46篇
科学研究   106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28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量子混沌     
  相似文献   
2.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方向,正在逐步向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的阶段迈进。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人与事的能级匹配,日益成为诸多价值追求的核心,所有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实现人的能级匹配为目标的。  相似文献   
3.
如何通过宣传片提高收视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0年,美国有近9000万电视观众.平均每个观众能收到4到10个频道。20多年后观众的数量并没有增长多少.到现在也只有9700万到1亿,但频道的数量却增加惊人,现在人们能收到上百个频道,观众面对这么多的频道该如何选择?怎么可能看完这些频道?  相似文献   
4.
"找规律"教学应以学生生活现实为依托,在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中建构数学模型.生活背景下数学规律探究活动的扎实开展应以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运用规律为主线,层层推进,达到对规律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文[1]与的结果推广到更为一般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正反思,在形式上有"反过来想想"的意思,在程序上有"返回去想想"的意思。如果用"返回去想想"的思想设计一些知识的教学,或许能够让学生眼前一亮,领略到只向前看所看不到的风景。"返回去想想",一是返回去看看知识曾经走过的路,二是返回去看看学习曾经走过的路。学生要能够走好学习的每一步,同样需要"返回去想想"。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常"回头"看看,  相似文献   
7.
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纸带的目的是利用纸带上的点迹来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然而在处理纸带的过程中,学生普遍感到处理起来比较困惑,比较混乱,现在把处理纸带的有关方法汇总如下,以便于大家掌握用纸带分析物体运动的情况这种基本技能.一、逐差法1.相邻逐差法由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化学课中,有机物各种反应类型的反应原理常常让学生混淆不清,该怎样帮助学生把它们记忆准确呢?我苦思冥想。一天上完课后,我突然来了灵感,给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建议——希望各个小组能用表演的形式演绎"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的反应原理,使我们的学习不那么枯燥。接下来的周四至周六是学校开运动会,接着又是星期天,这么长的时间间隔,不知道学生会不会真的用心去  相似文献   
9.
张毕生 《物理教师》2004,25(2):36-36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这样一道习题 :一个氢原子处于第 3能级时 ,外面射来一个波长为 6.63× 1 0 - 7m的光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氢原子不吸收这个光子 ,光子穿过氢原子 .B .氢原子被电离 ,电离后的电子的动能为0 .3 6eV .C .氢原子被电离 ,电离后电子的动能为零 .D .氢原子吸收光子 ,但不电离 .该题见于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自主学习与检测 高中物理练习册》二年级下册 p .1 2 8,其参考答案为“A” .由玻尔的氢原子模型理论可知En=E1/n2 ,E1=-1 3 .6eV ,故E3=-1 .5 1eV ,又由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外面射来的光…  相似文献   
10.
“虚静”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现象,有着久远的历史文化背景。早在春秋时期,“虚静”这一文化现象就已经形成。道家的创始者老子思想的出发点就是返本复初,他认为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是循环往复的圆圈。道家所倡导的虚静观对国人心理影响甚重。正是这种虚静思想的影响才形成了华夏民族特定的审美心理。“虚静”观对绘画作品的创作与欣赏和对艺术意境的创造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也正是在虚静观的积极作用下才使得中国现代工笔花鸟画普遍带有幽静、清雅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