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ICP—AES法测定有机腐殖酸液肥中的十种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应用ICP-AED法测定液体肥料中的多种元素,选择了合理的测试条件,方法简便、快速,适合于液肥及多元素肥料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昭通褐煤为原料,采用多因素逐项试验设计法利用稀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提取腐植酸。试验考察了稀硫酸浓度、氢氧化钠浓度和反应时间三个因素。结果显示,稀硫酸浓度为3mol/L,氢氧化钠浓度2mol/L,浸泡时间为1h时为最佳方案,腐殖酸提取率最高可达31.3%。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腐殖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含腐殖酸钠的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并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最高吸水倍率的配方。利用小麦种子生物测定法测定了最高吸水倍率的含腐殖酸钠的吸水树脂对小麦芽长、根长和鲜质量的作用。方差分析表明:腐殖酸钠吸水性树脂对小麦鲜质量、芽长的影响显著高于对照,但根长均表现为不显著。说明腐殖酸钠吸水性树脂对小麦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腐殖酸(HA)对富勒烯(C60)粉末的悬浮作用以及pH、离子强度对HA-C60悬浮性能的影响。创新要点:研究水质条件对C60悬浮性能的影响。研究方法:测定C60粉末在HA溶液中的zeta电位,水力学粒径和悬浮浓度;HA存在下,C60悬浮体系的zeta电位与水力学粒径随pH的变化及C60悬浮体系团聚动力学随离子强度的变化。重要结论:HA对C60粉末起到一定的分散作用,但不能使其长时间稳定悬浮于水中。当pH〈4时,C60水悬液开始沉淀;而当HA存在时,C60水悬液在pH 3-11范围内都保持稳定,这是由于HA吸附于C60表面,通过静电排斥和空间位阻作用,促进C60分散悬浮。C60水悬液的稳定性随盐离子价位和浓度升高而降低。HA会抑制Na+对C60水悬液的脱稳作用;但高价离子Ca2+和La3+存在时,HA与C60之间会发生桥联从而促进C60水悬液脱稳沉淀。  相似文献   
5.
腐植酸具有促进根系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增进品质等作用^[1-2]。本试验以无核白鸡心试验对象,以常规葡萄施肥技术为对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腐植酸肥料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在投入养分量相等条件下,腐殖酸能显著促进枝蔓、花果生长发育,提高产量、促进早熟。  相似文献   
6.
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活性污泥中氨氧化菌(AOB)的拷贝数,探求一种新的快速简便的绝对定量标准品的制备方法。利用纯化的PCR产物和重组质粒标准品分别进行绝对定量,比较两者熔解曲线、扩增曲线、标准曲线和绝对拷贝数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两种标准品制备方法应用方面的优势。结果显示,两种标准品制备的熔解曲线都呈单一尖峰、扩增曲线指数期平行、标准曲线R299%,PCR产物作为标准品得到的AOB绝对拷贝数小于质粒标准品的结果(P0.05),表明纯化的PCR产物作为标准品较制备重组质粒标准品而言,操作过程更加简便、经济、对人员专业要求更低,在其纯度较高的情况下,具有和重组质粒标准品一样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比较牛血清蛋白和腐殖酸对Al2O3、SiO2和TiO2三种纳米颗粒团聚与沉降行为的影响,并讨论其影响机制。创新要点:纳米颗粒团聚物直径的增大能引起其沉降速度的加快,但小的水动力学直径并不一定导致低的沉降速度,说明团聚直径不是决定纳米颗粒沉降的唯一因素。研究方法: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纳米颗粒团聚物的形态;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研究纳米颗粒的团聚动力学;最后通过测量悬浊液的光学吸收来研究纳米颗粒的沉降动力学。重要结论:牛血清蛋白处理降低了三种纳米颗粒在NaCl和CaCl2中的水动力学直径,原因是牛血清蛋白的球状结构能够引起颗粒间的空间位阻斥力。腐殖酸处理导致纳米颗粒的水动力学直径在NaCl中最小,而在CaCl2中最大(图4),原因是腐殖酸能通过钙的配位作用彼此连接,从而促进了纳米颗粒的团聚。牛血清蛋白减缓了纳米颗粒的沉降;然而腐殖酸在CaCl2中明显加大了纳米颗粒的沉降速度(图5),与其水动力学直径的增大一致。腐殖酸处理的纳米颗粒在NaCl中水动力学直径最小,但沉降速度却不是最低。  相似文献   
8.
2004年10月14日由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与深圳市幸福和庄农业科技发展公司共同承担的“新型高效肥料增效剂的研制及其应用效果研究”项目及“和庄”肥料增效剂,通过了农业部组织的专家鉴定。该项研究针对肥料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进行攻关.利用沸石、腐殖酸钠等有机、无机原料配制成肥料增效剂。  相似文献   
9.
腐殖酸对钴、镉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土壤中的腐殖酸,研究对Co2+、Cd2+的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最佳pH范围为6~7,吸附过程属于放热过程.用该种腐殖酸样品吸附Co2+服从Langmuir和Freudlich吸附等温模型,19℃、35℃、45℃的饱和吸附量为12.51、9.52、8.30mg/g;吸附Cd2+在19℃、35℃时服从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饱和吸附量为33.90、33.43mg/g,但在45℃时主要服从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腐殖酸对Co2+、Cd2+的吸附是通过两级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的方式结合.  相似文献   
10.
对水处理中矿物胶体颗粒表面附着有机物分子的状态下的混凝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胶体颗粒表面附着有机物分子形态结构具有复杂性和多变特性,吸附在胶体颗粒表面的有机物分子的各种结构型式会引起胶体颗粒表面性质的改变,以及这些分子形态结构会对混凝过程形成影响,包括颗粒物的作用半径,胶体稳定性,颗粒物之间的絮凝机理及絮体结构变化。这对于理解有机物分子存在条件下的胶体混凝过程的复杂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实践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