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做起来     
有这样一个镇子,做什么事都被禁止了. 现在,因为唯一未被禁止的就是尖脚猫游戏,所以镇上的臣民就经常聚在镇后边的草坪上,成天地玩尖脚猫游戏. 因为禁令被制订的时候总有恰当的原因,所以没有任何人觉得有理由抱怨,也没人觉得受不了. 几年过去了.有一天,官员们觉得再没有任何理由禁止臣民做这些事了,他们就派来传令官四处通知人们一切都开禁了.  相似文献   
2.
摩罗 《语文新圃》2009,(2):38-39
古代臣民不光是遇上灾害或者国王年老体衰才杀死国王,平时也可以根据国王履行职责的情况决定是继续拥戴他还是及时废黜他。当臣民觉得有必要及时废黜国王时,他们就按照习俗的程序将这样的意愿通知给国王。国王得到这样的通知之后,几乎没有任何辩解的余地。他惟一的选择就是及时执行臣民所希望他执行的举措:自杀。  相似文献   
3.
救救孩子     
未着寸褛的国王正洋洋得意地在大街上巡游,接受臣民虚伪的赞美。"他没穿衣服",一声稚嫩的叫喊石破天惊,现场一片寂静,随后议论纷纷。仿佛人群的议论声让那件衣服不见了似的,此时的国王更像是一个没穿衣服的小丑。"他没穿衣服,他没穿衣服……"天地间只剩下了这一个声音。  相似文献   
4.
由于民众意识深处的臣民意识、官本位等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水平普遍不高,参政意识缺失,影响公民张扬公民精神,阻碍了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而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摇篮,在社会管理民主化、国家政治文明化的发展进程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须破除等级观念,培养公民的参政意识、民主意识,构建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5.
付想翩 《小火炬》2008,(10):16-16
土豆先生想教人们种土豆,他对H国国王说:"让您的臣民种土豆吧,土豆产量高,而且很好吃,不信请尝一下。"说着土豆先生从兜里掏出一些薯条。国王吃了感觉很好,于是他对臣民们说:"今年大家种些土豆吧!"  相似文献   
6.
道德失范问题在我国当前日益严重,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由于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的失衡及其所导致的社会不公的存在。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通过对公民深入持久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并建立相关机制、完善法制、建立公正合理的道德评价体系,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真正落到实处,消除社会不公,为我国的道德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公民意识与政治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正由人治向法治社会转变,法治的社会需要的是有公民意识并积极参与政治的成熟的公民.而中国的"公民意识"和"政治参与"都是从西方舶来的名词,舶来品扎根中国走过了漫长而复杂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为"提高公民意识,扩大政治参与"做了不懈的努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古代盗贼有两种类型,一是江湖上做恶性的歹徒,一是生计无着的善良百姓。由于忠奸对立观念的明晰,清官企慕的增强,濡染到江湖文化中,与下层民众正统观念结合,形成盗敬清官的普遍民俗及心理。具体表现为深固的臣民意识、正统等级观念;自赎意识;不与清廉忠正官员作对。这些表现体现了下层平民心理的情感好尚与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盲人摸象”是老幼皆知的一则成语故事。说的是古时印度一个小国的国君镜面王利用盲人摸象劝喻臣民的故事。故事中的六个盲人基于自己对大象某个局部的感受而各持己见,争论不休。臣民见状,都大笑不止。镜面王也意味深长地看着众人笑了起来。从此,盲人摸象的故事便成为一则家喻户晓的处世警喻:假如我们把对事物的认识建立在个人的片面了解或单一经验基础上,往往容易导致以偏赅全的错误。  相似文献   
10.
韩非的伦理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家宣扬的原是以君主为本位,用刑赏作工具,崇尚威胁利诱暴力统治,反对化教育品格培养,只讲利害得失,不论是非善恶,根本否定道德价值的剥削阶级利己主义,实质上是完全抹杀臣民利益的封建专制主义伦理思想。可是,有的学却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