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70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一、基本概念"实验"可以定义为研究者对起重要作用的条件加以精确地说明和控制的一种研究方式.改变一个或多个自变量的值,观察这种变化对于一个或多个实验组的各个因变量值的影响.而其它可能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即影响因变量的值)因素,则通过精密的实验将其限制在最小程度.这样,通过控制实验的条件,研究假设的基本要求就得到满足.在图书馆学方面,实验方法可以用于鉴定那些有关图书馆藏书建设,藏书保管和藏书利用等方面的新技术,说明那些定义不准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知道,抛物线的对称轴公式是x=-b/(2a),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应重视下面一个抛物线的重要性质,我们称之为抛物线的对称性质:  相似文献   
3.
<正>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变换一直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之一,其中在图形变换背景下探求相关最值问题,不少学生对此颇感棘手,为此笔者归纳出几种解题策略,供参考.一、选择适当的自变量,建立二次函数确定最值例1(2012衢州)如图1,把两个全等的Rt△AOB和Rt△COD分别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直角边OB、OD在x轴上.已知点A(1,  相似文献   
4.
以二维常系数线性微分系统的通解公式作引理,提出三类二维变系数线性微分系统,可分别借助自变量交换、因变量变换及先自变量交换后因变量变换,可化为常系数的二维线性微分系统,从而获这三类二维变系数线性微分系统的通解公式,并列举了实例,本文的求解方法比相应文献的方法简捷。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关于实验设计的命题,从考查的能力上看,试题通过创设新的实验情景,主要考查考生对新材料的提取、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研究的能力;从考查的内容上看,试题主要考查实验的  相似文献   
6.
1基本情况1.1授课对象学生来自附中初中普通班,属二、三流生源,基础不够扎实,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可塑性较强,如果引导得法,有部分学生能升入重点高中.1.2教材分析所用教材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上)》(苏科版)第5章一次函数第1节函数中第1课时的内容.函数概念的建立,标志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已从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迈进.函数是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难以建立的一个抽象数学概念.让学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函数概念是学好与函数相关内容的关键所在,是后继学  相似文献   
7.
张琼 《高中数理化》2011,(17):20-21
利用线性规划的思想求最值,其基本模式是:有一个目标函数及目标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可行域),画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利用有关的数学知识及数形结合的思想,找出自变量取何值时,目标函数取得最值,求出最值,问题得解.利用线性规划的思想求最值,思路明确、直观形象,易于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8.
函数的单调性是反应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少)的变化规律,它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应用。应用它可以比较大小、求定义域、求值域、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1]、[2]、[3]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高阶非线性常微分方程组的求解法;应用LeibniZ求导公式及变换组法,将其化为变系数线性方程组,再由自变量变换化为常系数线性方程组,最后利用[2]、[3]中的相应方程组的求解方法,便可求出方程组的解的表达式,从而论证了方程组的可积性,所得结论是相应文献结果的推广。  相似文献   
10.
将函数化为关于自变量x的一元二次方程,把函数y看成常数,用判别式△来求函数的值域的方法叫做“△”法.“△”法是求函数值域的一种基本方法,但必须注意方程未知数的取值范围.下面举几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