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抗震救灾中,舍生取义、舍己为人的可歌可泣事迹不胜枚举。大灾难进一步检验了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和抗争精神,也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实感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2.
宋亮 《教育》2013,(16):35
1月14日,距美国纽约不到100公里的纽敦镇桑迪胡克小学的校长正在和教师会议室开会,突然听到教学楼里枪声大作。校长道恩·霍赫施普隆和校方心理咨询师随即从椅子上跳起,冲出房间,冲上去阻止枪手,不幸中枪倒下。事件发生后,中国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报道这起美国校园枪击案,并对校长舍生取义的行为大加褒扬。巧合的是,1月15日,  相似文献   
3.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奥运圣火正在我们的家乡长春进行传递,你们高兴吗?生:高兴。师:十分荣幸的是全国小语会也来我们附小开研讨会,而且由我们班上课。  相似文献   
4.
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总部被日军合围。作为八路军的高级将领,左权放弃了一切个人突围的机会,舍生取义,尽忠职守。然而,令人痛心的是,直到牺牲,他还是一个背着留党察看处分的“托派嫌疑分子”!  相似文献   
5.
第一部份探讨屈原司马迁人生观的异同,认为他们的人生观同源于儒家,但表现了不同的取舍,都达到了中国封建时代具有积极意义人生境界的极致,抑此而扬彼是不恰当的。第二部份探讨屈原司马迁文学观的异同,认为他们的文学观虽皆标“发愤”,但却具有不同内涵:屈原强调先知超前意识与世俗平庸的冲突,司马迁则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对立;屈原将文学看做超功利的、抒发个人情感的需要,司马迁则认为文学是功利目的的载体,自我实现的需要。司马迁将屈原“发愤”说对黑暗现实“怨”的内核发展为对封建专制的激烈反抗和尖锐对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更为深远。  相似文献   
6.
上午给孩子们评讲一张练习卷,有一道阅读题,来自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相似文献   
7.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了这句话,有多少人舍生取义,这就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报效国家,义不容辞——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信者效其忠,各尽其能,就是各尽其责。张良运筹帷幄,霍去病拓土开疆,诸葛亮鞠躬尽瘁……皆此类也。其实,责任可以说是对国家、民族、社会承担责任,也可以指分内应做的事,就是应尽的义务。作家要为读者负责,医  相似文献   
8.
曹新龙 《课外阅读》2011,(6):264-264
孟子是战国时代最为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他的代表作,集中地闪烁着他丰富的、深邃的思想火花。《鱼我所欲也》是其中的一则名篇,历来是中学课本上的必修篇目。然而,对于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一些认识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9.
10.
有人的地方就有良知.有良知的地方就有民族大义的张扬:有民族大义的张扬就有毁家纾难,舍生取义的慷慨悲歌;有毁家纾难.舍生取义的慷慨悲歌.就有中华民族仰之弥高的——千古功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