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当代宜宾方言单字音声调的音高以及调长特征。根据实验结果,宜宾方言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五个调类,音高调值为:阴平35、阳平31、上声51、去声212、入声23,时长的长短关系为:去声>入声>阴平>上声>阳平。宜宾方言的入声处在发生"入声舒化"的演变中,促声调时长不一定比舒声调时长短。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调类这个角度对辉县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状况进行考察,指出辉县方言的入声调不分阴阳,调值为一中短促调,并且正由促声向舒声转化,入声舒化后入声调归平声的较多。并探讨了造成变化的原因,展示了辉县方言入声发展演变的规律、特点。  相似文献   
3.
晋语区别于周围官话方言的最主要特点是保留了入声,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许多保留入声的方言中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入声舒化的现象。以张呼片的张北方言为例,分析了该方言声母、韵摄和韵母、调类归派上的入声舒化的具体情况,并且分析了入声舒化的3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儿化、文白异读现象及舒入并存现象。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历史比较法和实地调查法,对晋城方言百年来入声韵的演变作了分析,可以看出晋城方言入声韵顺应着入声舒化这一汉语语音历史演变的总趋势.经过百年的演变,有一些入声字读为舒声或舒入两读.但是最终的舒化,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5.
山西晋语入声舒化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语长期处在强势官话方言的包围之中,受官话方言的影响,晋语一直处在入声舒化的演变过程中,北部尤为明显。本文主要分析山西境内晋语入声舒化的情况,分别选取了6个方言点作代表,从韵摄、声母的清浊和调类三个方面,对这些字的入声舒化现象作了较全面的分析,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山西晋语入声舒化是整个语音系统的一种渐变过程。渐变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大同式;一种是左权式。  相似文献   
6.
蔡国妹 《闽江学院学报》2007,28(4):39-41,74
处于闽东和闽南交界地界的莆仙话是闽东话对闽南话长期影响和渗透的产物,但往往体现出其自身独立发展演变的特征。入声舒化现象是莆仙方言最具有研究价值的特征之一,即部分白读的入声已舒声化,阳入白读混入阳平,阴入白读混入阳去。这种分化以文白读和古韵摄为条件。其产生于一百多年前,产生原理是喉塞韵尾-弱化消失,音节延长,单独成调,在语言系统的经济性原则的作用下,并入调值和调类相近的舒声类。这种入声调的演变过程在闽语的其他方言点及南部吴语和徽语中也同样存在。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统计古入声字在5代邯郸人方言中的舒化情况,认为邯郸方言的入声舒化主要是受外方言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发现与晋语区毗连的石家庄市区有独立的入声调和入声韵母,并有107个入声字,入声向舒声转化的过程是由旧读向新读逐步过渡,先是入声韵母与舒声韵母合并,然后是入声调和舒声调合并,这是晋语和冀鲁官话过渡地带入声舒化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9.
整理分析了邯郸方言老派的舒入两读,概括介绍了其中的入声音在新派的演变,归纳出邯郸方言入声舒化的两种方式,指出最主要的一种是按外方言的调类和韵母舒化。  相似文献   
10.
入声演变的过程和原因十分复杂,至今没有比较统一的理论和观点。我们利用词汇扩散理论来考察六安话入声的消变,展示江淮官话入声演变的生动事实,诠释北方话"入派三声"的历时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