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04篇
科学研究   86篇
各国文化   95篇
体育   116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18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后期制作”也有人称其为“后期合成”。它是影视剧制作过程中最后的一道工作程序,也是关系到影视剧译制创作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其主要内容就是将影视作品的画面、语言、音响(包括音乐、效果等)、字幕等诸多元素按照创作者的艺术构思和要求用技术手段将其溶为一体,使之成为完整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2.
丛萍  陈放 《出版参考》2009,(3):40-41
1958年《茶馆》首演,至2008年走过了50年的《茶馆》已经不仅仅是一部常演不衰的戏剧,而是北京的文化标志。  相似文献   
3.
赵月 《群众文化》2002,(3):20-21
剪纸艺术,植根于民间的土壤,她最贴近于生活,贴近于民众,深爱广大人民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李红梅 《新闻三昧》2008,(12):45-46
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细节之于艺术作品如此重要,于新闻作品呢?当今,新闻界有个流行的说法: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最终的落脚点,落到了细节上。可见细节在新闻报道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翻开雨花台革命烈士的名册,就会发现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很高的学识修养。他们也不乏艺术方面的才情,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就珍藏着他们留下的众多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在艺术形式上中外兼备,现代与传统并存,构成了一道美丽独特的艺苑风景,生动地表现了革命者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具有在情感上和思想上别样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之所以诱人是因为其自身的丰富多彩。对于艺术作品而言,色彩是传递艺术信息的重要载体,体现或反映作品的“内涵”。如何将艺术设计方案中作品的色彩真实地反映在打样作品上并获得满意的结果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色彩管理和数码打样技术的出现为现代色彩的正确传递和控制提供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徐丽玲 《视听界》2005,(1):80-81
地方电视台无论在人力、物力、财力,还是在市场运营、信息资源、收视范围等方面都无法与中央台、省级台相比,这在素以高投入、高消耗、高科技称的电视行业里劣势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在大选题、大制作上无法与大台相争。但地方台有地方台的优势。正因为身处“地方”,长年累月,耳濡目染,使得我们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对它的风土人情、历史化,它的每一处进步和发展,有着深刻的了解和体验。  相似文献   
8.
9.
一、什么是美 美是和谐.公元前六世纪末的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的本质不是物,而是数."整个天体就是一种和谐和一种数".人身体的美,就在于"各个部门的比例对称".音乐的美,则在于"对立因素的和谐统一".艺术作品的成功,"要依靠许多数的关系,而任何一细节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田文华 《考试周刊》2014,(23):19-19
<正>一、艺术要高于生活我们学习山水,最终目的是为了创作。一副成功的创作作品不仅基于对传统的长期学习、积淀和在大自然中对景写生,而且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的个人感受和体验。创作者不是一个只会按既定程序运行的机器,而是以想象、冲动甚至愚笨的念头表现内在的精神变化。只有重视这种对生活体验的感性因素,艺术作品才真切、生动。从山水画开宗立派近两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朝代、不同的社会背景造就了一批不同风格的不朽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