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现代城市设计的观念与理论,对我国代城市建设中的白化、孤独化、克隆化,无序化、荒漠化现象的原因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大城市失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回顾胰岛素的合成—杜雨苍研究员访谈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人工合成工作经历了多起政治运动,涉及多家研究单位成百上千的研究人员,是研究中国现代科学史的一个极佳案例。通过对该工作主要完成人杜雨研究员的访谈,介绍了该工作的科学价值,科研组织情况以及该工作采用“大兵团作战”研究方式的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3.
李晖 《收藏界》2015,(1):98-100
人物画,是绘画题材中的一个强项。历代画人物的画家诸多,出类拔萃、独树一帜的亦不少,如清代名震南北的“扬州八怪”中的黄慎就是其中之一。黄慎(1687-约1770年),原名盛,字公懋、躬懋,康熙六十年(1721年)更名慎,雍正四年(1726年)更字恭寿,号瘿瓢山人(简称瘿瓢子、瘿瓢),别号东海布衣、玉洞人、糊涂居士等,清福建宁化(今福建属县)人。雍正初年起,长期寓居扬州。出身微贱,幼年丧父,受  相似文献   
4.
颜色词“青”词义比较复杂,在不同的语境下它与其他的几个颜色词在概念上存在交叉.“青”可以指“青、绿、蓝、黑、白”五色,“”也可以指“青、蓝、绿、白”.“青”可以指“绿”,也可以和“黄”混合产生“绿”,但“绿”反过来也可指“青”和“黑”.介于“青”和“绿”之间的颜色又可以称作“碧”.青、蓝、、碧几个词意思相近,有时可以混用.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竹笛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作曲家参与进来,一批现代作品的出现,为竹笛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同时也推动着竹笛艺术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八孔竹笛成为解决竹笛演奏变化音等问题较有效的方式。八孔竹笛的改革在近年来受到作曲家们的青睐,为八孔竹笛写的作品,也使八孔竹笛为越来越多的专业演奏者熟悉。本文将以杨青先生于1991年创作完成的协奏曲《》为例,通过分析作品中主奏与乐队的相互配合,及在转调及变化音处理中八孔笛显示出的优势,对八孔笛的发展发表一些个人粗浅的见解。  相似文献   
6.
自唐宋以来,有许多学者对“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鹘”的得名之由及其与后世戏剧角色的关系等问题,研究得尚不够细致,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水调歌头.盟鸥>这首词在研究辛弃疾文学时历来受到重视,解释比较多.但前辈学者对它的解释至今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商榷的地方.本文即对需要商榷的下片第一至第五句的大意进行新的几点解释,从中窥探出作者凄苦的漫长生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附导痰丸加减联合达英-35治疗脾虚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在改善临床症状、调整内分泌、改善卵巢多囊样改变等方面的疗效。方法:选取脾虚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附导痰丸加减联合达英35治疗,对照组予达英-35治疗,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及卵巢多囊样改变情况、BMI、T、LH、FSH、LH/FSH。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卵巢多囊样改变,T、LH、LH/FSH均有所降低,FSH无明显变化,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改善临床症状及BMI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附导痰丸加减联合达英-35治疗脾虚痰湿证多囊卵巢综合征,在改善临床症状、调整性激素水平、改善卵巢多囊性改变及BMI指数方面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正研究者对于"参军戏源出于汉时,盛行于唐宋"[1],没有太多的分歧。所依据的文献,也不外是《乐府杂录》《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数种,且都有"优伶戏弄辱之",即所谓"甲侮辱乙"之类情节,至于怎样"戏弄",较早文献却很少涉及。直至陶宗仪《辍耕录》(卷二五),在论及金院本表演时,始谓:"院本则五人:一曰副净,古谓之参军。一曰副末,古谓之鹘。鹘能击禽鸟,末可打副净,故云。"[2]朱权《太和正音谱》亦有相类  相似文献   
10.
何飞 《收藏界》2015,(1):129-132
唐代“参军戏”俑胎呈白色,一件着绿釉长衫,穿长靴;另一件彩绘装饰,着衣与绿釉基本相同,两俑微向前偃,面部形象丰富。两俑多被认为是侍从仆人,应是排优俑,他们是唐代流行的“参军戏”中的角色。这种戏一般由两个人演,一个机智,穿着绿衣服叫“参军”,一个愚笨,叫“鹘”,二人对话诙谐。“参军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戏曲形式,由优伶演变而来。十六国后赵石勒时,一个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