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鸳鸯蝴蝶派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属于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从80年代末到新世纪初,是发展阶段;第三阶段从新世纪到现在,是深入总结阶段。对鸳鸯蝴蝶派的评价在逐渐上升,这是新时期思想观念的变化在文学研究领域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由苏州大学文学院和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填平雅俗鸿沟-范伯群学术论著自选集》首发式暨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5月25日上午在苏州南林饭店举行。与会者对范伯群先生半个世纪来的重要学术成果进行了梳理,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同时还围绕文学的雅俗论发表了各自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范伯群先生从研究知识精英文学入手,然后转入了通俗文学研究领域。从最初的为“鸳鸯蝴蝶派”正名,到几部通俗文学史著的问世,他利用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三十年光阴,提出了“两个翅膀论”的著名论断,为通俗文学进入文学史的研究领域做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他在雅、俗两个文学领域的高瞻远瞩为完整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问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石。  相似文献   
4.
范伯群教授和他的学术团队在2000年和2007年分别出版了《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和《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两部文学史著作。相对于前者而言,后者一方面在编写体例、观点论述和文学现象的成因上均加强了史识整合,论述更加严谨和清晰;另一方面在作品细读、资料征引和图像配备上显得更加完备和细致,增加了论述的说服力度和感性色彩。这一所谓的通俗文学研究"二期工程"显示了在通俗文学研究上走向纵深、精益求精的发展态势,为进一步建构通俗文学与新文学"比翼双飞"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通俗小说具有鲜明的类型化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而言,类型小说几乎等同于通俗文学。但是“类型小说”的称呼并非与生俱来。如果以市民大众文学的脉络视之,到清末民初的鸳鸯蝴蝶派时期,类型小说才得以定型,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范伯群先生主编的《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以类型文学为标准,系统梳理了晚清以来主要类型小说如社会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历史小说等部分代表作品。随着时代和载体的改变,类型小说也悄然发生了流变,当下的网络小说主要表现为类型的细化,如武侠小说分成了玄幻、仙侠等,社会言情小说为都市言情、校园小说等取而代之,更有同人小说、女尊小说等和而不同的新文类不断涌现,这些类型小说皆与清末民初的中国通俗文学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