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著名儿童早期教育学家、教育学博士莫里森(Georges.Momson)的《当今儿童早期教育》在国外早就十分引入注目。它的第八版在中国出版发行,为我们审视中国的儿童早期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黑人传统文化对于美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而且在某些领域还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然而种族偏见,尤其是所谓种族“智力差异”的偏见却始终存在。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是对持种族“智力差异”偏见的人的有力的反驳。它展示了黑人悠久的传统文化的历史和艺术魅力,是一部了解美国黑人传统文化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多元文化?世界各国的教育家们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美国学前教育专家G.S.莫里森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帮助儿童理解、欣赏、尊敬其他种族、性别、社会经济、语言和文化背景,使儿童能够在一个不同文化的世界中生活、学习、交往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所罗门之歌》以在白人文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黑人男青年为主角,揭示了白人文化对自然和女性受压迫的认可,与对黑人心灵的侵蚀与戕害。小说通过反映女性和自然的共同命运和有机联系体现了生态女权主义意识。《所罗门之歌》还将主人公的成长与他对自然的认识、民族文化的认同相结合,不但给成长小说注入了新的活力,还是生态小说和成长小说的完美统一体。  相似文献   
5.
随美国2009年的灾难大片《2012》的上映,关于世界末日的玛雅预言又一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根据玛雅预言的说法,2012年12月21日是世界末日。到时人类真的会遭遇玛雅预言和美国大片中所描述的灭顶之灾吗?玛雅人真的能够预测未来吗?  相似文献   
6.
托尼·莫里森善于将美国黑人的现实和神话原型结合在一起来反映黑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本文从原型批评视角探讨莫里森小说主题中神话原型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姚佩芝 《教师》2012,(5):115-118
本文从总体研究、作品研究、文化研究三个方面全面回顾了国内外学术界近三十年有关非裔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研究中的不足以及有待阐释的空间。本文认为,莫里森研究中应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①莫里森作品的翻译和介绍;②避免重复研究,积极创新;③国外最新研究资料的翻译与更新。  相似文献   
8.
9.
10.
莫里森的作品以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浓郁的黑人文化底蕴,再现了黑人女性遭受种族、文化、父权等的压迫和歧视,反映了黑人女性的生活现状,探讨了奴隶制、文化及父权社会对黑人女性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