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3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花 《新疆体育》2001,(8):26-27
21年弹指一挥间。7月16日,81岁高龄的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就退休了。这位为奥林匹克运动奋斗了大半生的西班牙人.将在他当选主席的地方.挥手告别他所钟爱的事业,无愧地将奥林匹克的火炬传给下一个接力手。  相似文献   
2.
萨马兰奇口中发出的“北京”二字,成了人世间最美妙的音符。北京历史性地获得了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权.这不仅仅是一次体育比赛申办权的胜利,更显示出中国这个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尊严.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伟大和公正,体现了全世界对中国的认同和支持。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24日,应中国政府邀请,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访华一周。当代名书法篆刻家容铁专门刻制“奥运门”印章一枚,赠与萨马兰奇先生。在北京举行的赠送仪式上,萨马兰奇愉快地接受该印章并高度称赞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为此,记专访了容铁先生。  相似文献   
4.
1936年柏林奥运会,组委会安装了闭路电视系统,让市民在市中心的一些商店看到了比赛的转播,从那之后,电视转播就和奥运会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如萨马兰奇所说:“是电视让奥运会生存下来,并繁荣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5.
《收藏》2007,(8):56-56
北京消息:第十三届世界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于6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出席开幕武并致辞,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刘鹏出席。萨马兰奇在致辞中说,世界奥林匹克收藏博览会举办13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6.
萨马兰奇改革传统奥运模式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哲学思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揭示萨马兰奇改革传统奥运会模式的历史必然性及剖析其思想底蕴。运用社会结构分型理论、一般系统论、存在进化理论和信仰理论对萨马兰奇变革传统奥运模式的历史必然性进行了思辨。认为:萨马兰奇对奥运传统模式的改革是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中的一场革命。它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新变化对奥林匹克运动提出的新要求;它反映了奥运模式是主、客观内在统一的认识论规律,它区别了信仰和主义;它折射了开放性的动态思维的光辉。  相似文献   
7.
言论与观点     
《对外大传播》2008,(8):38-41
国际奥委会前主席萨马兰奇:我相信一个总是在创造奇迹的国家,一个拥有众多人口的国家,一个非常喜欢体育运动的国家,没有理由办不好奥运会。奥运会也需要这样的国家来亲自感受它。  相似文献   
8.
在我收藏的奥运邮品中,有一枚明信片,虽然它算不上珍贵,但肯定比较少见。这是北京孔令金先生实寄给我的《北京2008年奥申委会徽》邮资明信片(如右图),左边写着:"2001.7.13.22:08分,奥委会  相似文献   
9.
期待奥博会     
"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是由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中国奥委会和中国邮政联合主办,并由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承办。国际奥委会终身名誉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和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先生担任名誉主席:中国邮政集团刘安东总经理任主席。首届国际奥林匹克集邮展览,于1985年3月18日在国际奥委会总部所在地瑞士洛桑举行,至今已经举办了八届。2007年,国际奥委会的决定,从第29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将"世界奥林匹克集邮展览"更名为"奥林匹克博览  相似文献   
10.
一、奥运与教育 十九世纪末提出创办现代奥林匹克倡议的顾拜旦,从他恢复奥林匹克运动开始,就基于"现代人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教育"这一思想,着力于将竞技运动纳入教育,将体育纳入一般教育,从而确立了奥林匹克运动和精神的教育学本质。萨马兰奇指出:"奥林匹克主义是超越竞技运动的,特别是在最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