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教育   25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手稿     
  相似文献   
2.
90年代初的董桥散受到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董桥散“传神”的表达特点。从董桥散的形式和主体精神两个方面论证了这一特点及其发生原因。  相似文献   
3.
《文学教育(上)》2011,(11):159-159
董桥是当代华文世界里第一流的文章大家。他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没有最喜欢的书。”他说:因为老了,我就觉得没有一本书是最好的。在我们老人家心里面看,好书无非就是里面有一些段落好,它不可能全本都好。比如说季羡林的书我肯定会看,它好就好在他写出了那一代人经历过的气氛,气氛是好的;然后是那些资料,对我们下一代入写东西有用。杨绛的东西也是一样,文字当然好。  相似文献   
4.
在大家都用空调的时代,还有人用蒲扇,这是固执还是坚持;大家都穿高跟鞋的时代,还有人喜欢穿绣花鞋,这是做作还是坚持;大家都在看电子书的时代,还有人在图书馆找寻泛黄的老书,这是落后还是坚持?  相似文献   
5.
正正是梁文道的《访问》,让我开始认识董桥董桥是怎样的董桥?他给我们这些读者敞开了内心,自己却莫名寂寥。这是一个作家的价值,一个作家的牺牲。董桥是华文世界中第一流的作者,一个安于隐居的文人。在梁文道采访他时,他的思考独特通彻,他傲气十足而又温文尔  相似文献   
6.
董桥 《中文自修》2001,(10):44-44
相传远古发洪水时,“恨”想登上诺亚方舟逃跑,可诺亚说:“方舟只接受成双成对者。”“恨”于是找来“爱”一起登上方舟,幸免了洪水的浩劫。此后,“爱恨”就再也不能分开,并衍生出期望、失望、忠贞、背弃、孤独、彷徨、苦闷、抑郁、热忱……生活由此多彩起来,人生由此有了百味。  相似文献   
7.
2008年9月至11月,<深圳商报>"文化广场"发起"我读30年--大时代中的私人阅读史"系列专访,请专家学者讲改革开放30年里印象最深刻或对他们影响最大的30本书.受访者大多列出30本,以古诗文名物考证知名的学者扬之水,却只列了3本.  相似文献   
8.
董桥的散文多短章小品 ,但其行文翩翩然 ,逸致栩栩然 ,意蕴丰富 ,满纸烟霞 ,风格非常独特。董桥的语言是形成董桥风格的关键要素。他善喻善引 ,修辞极个性化。董桥又以其富有古典特征和文化特征的话语系统构成文章的庄重基调 ,并用幽默谐趣的语言去化解那份书生气 ,使文章清丽雅致又智慧洒脱。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余光中散文、董桥散文这两种有代表性的台港文学作品的比较阅读, 从风格、意蕴、题材等差异中, 发现这两种散文共同的乡愁理念、文化理想、精神家园的艺术追求。形异而实同, 貌“离”而神“合”, 给中华散文写作提供了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0.
董桥深受中华文化之哺育,后较长时间旅居英伦,精读西方文化典籍,故淹贯博学,腹笥充盈,学识丰赡,在他身上中西文化兼收并蓄,合璧交融,既体现了中国文人的雅趣与智慧,又不乏英国绅士般的风趣和幽默。董桥的散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