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8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41篇
教育   8532篇
科学研究   1581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356篇
综合类   288篇
文化理论   36篇
信息传播   821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138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42篇
  2016年   218篇
  2015年   373篇
  2014年   883篇
  2013年   684篇
  2012年   780篇
  2011年   826篇
  2010年   877篇
  2009年   827篇
  2008年   914篇
  2007年   670篇
  2006年   529篇
  2005年   601篇
  2004年   486篇
  2003年   466篇
  2002年   362篇
  2001年   316篇
  2000年   347篇
  1999年   149篇
  1998年   102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中,用初等行变换求解矩阵方程、基础解系、全部解(通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进一步解决求实对称矩阵和实二次型的对角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静电计”与“电压表”尽管构造原理及在电路中的作用差异很大,但是由于都可以用来测电路中的电压,学生往往对它们混淆不清,从而在解题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尤其是“静电计”与“电压表”在同一电路中同时出现时,学生更是无所适从。为此,笔者撰写本文,例析一下二者间的差异,还“静电计”与“电压表”一个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
八卦掌源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方 《精武》2004,(9):41-43
有关八卦掌的起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清《蓝移外史》中"靖逆记"所载,天理教起义领袖冯克善、牛亮臣的拳法中有"八步","似合'八卦'"并且有"离卦"之分,这就是八卦掌的前身。其实不然,天理教是清王朝的死敌,如果董海川挟天理教武功进京隐身于肃王府,则必招杀身之祸。因为清王朝对待天理教一类的"叛逆邪教"的原则是灭教、灭法、灭人。以八卦掌这种特色鲜明  相似文献   
5.
学会电路连接是学好电学的基础。众所周知,电路连接题每年在中考物理作图题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为此掌握电路连接题的解法对于每位中考考生就显得十分必要。其实电路连接题可以分为:看实物图画电路图;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识别错误电路连接,并改正;根据要求设计电路图四种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档案的隐忧:数据失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志宠 《北京档案》2002,(12):26-27,29
目前,档案数字化已从纸质档案扫描,逐渐延伸到照片档案、声像档案的数字化,全国性的档案数字化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数字化技术之所以能够在档案部门应用并迅速推广扩散,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数字化成品能很好地保持档案的原貌,这也是众多数字化设备和技术的最大卖点.可以说,档案数字化工作的生命线在于其能够保持档案原貌.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供两种微机高精度计时的实现方法,这些方法均成功地应用在作者参与的有关课题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8.
9.
对于实验技术人员,在检修电子产品设备时,首先关心的是有无图纸资料。而一些电子产品,厂家出于技术保密(特别是一些进口产品),或其他种种原因,而不带图纸资料。这给维修人员带来很大困难。常常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盲目修理,不仅修不好机器,甚至还会使故障扩大。笔者通过学习、实践,向有经验人员请教,觉得采用一种非“常规”的方法,模糊检修法,是解决无图纸检修电子产品设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谓“模糊”概念,我的理解是:对于没有图纸、资料的设备,对其电路原理、元器件型号、参数不一定非要了解的特别透彻,非要弄个…  相似文献   
10.
徐訏是个理想主义者,他在小说中尽情幻化了一系列的“理想人物”、“理想爱情”、“理想人性”和“理想社会”,本文指出了徐訏在追求理想境界过程中的困惑、迷惘与日渐悲观的心态,同时认为,徐訏打破了中国现代作家在理想表达上相对贫弱的局面,他对理想境界的唯美追求在一个更高层次的意义上,应该被文学史接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