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19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0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依托课文找准训练点,让学生植根于课文,想象于书外,读写有机结合,为学生的阅读打开了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回归简约,是语文教学的应然取向。如何回归"简约"的语文课堂?可以从精简教学环节开始;从减少不必要的"补白"开始;从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始;从停止违背编者意图的挖掘开始。  相似文献   
3.
郭仰全 《广西教育》2014,(25):43-43
正长期以来,语文教学的"教什么"与"怎样教"这二者是互相依存、互为促进的关系。一方面,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实现对字词句段的大量阅读,为语言表达积累素材;另一方面,也要关注如何让学生将这些素材运用到语言表达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言语表达系统。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习得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自出名家名篇,其中的体栽、内容和创作手法各具特色。教师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悉心揣摩作家的谋篇构段方式,感受作家语言的魅力。一、关注个性语言,尝试仿写名家作品通常展现出名家们个性化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教学中,通过借鉴绘画中的"补白"手法,可以使历史事件更加生动、形象,使历史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针对看似孤立存在的历史事件,教师应该补白因果,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更加清晰。针对相似的历史知识点,教师应当补白表格,以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针对学生的认识偏差,教师应当补白细节,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相似文献   
5.
周现玲 《语文知识》2016,(21):67-68
众所周知,优秀的文言文作品凝聚了民族的智慧和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宝藏。文化传承离不开文言文。然而,笔者发现在以"读、悟、背"为主的文言文学习的课堂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强,积极性不高。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引入了"写"的训练,运用多种"补白"的形式,增强了文言文学习的趣味性,收到了既助理解又益写作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刘芹 《教学随笔》2016,(3):19-19
留白,是一种绘画手法,作画的人通过艺术留白给欣赏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欣赏作品的同时融入自己的独特感受,获得不一样的审美体验。而对于文学作品,同样也有艺术留白的地方,作者匠心独运的弦外之音或者未尽之意,同样激发了读者的想象,让阅读过程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7.
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们通过想象用实践拥有了一切。如果离开了想象。就像生活中缺少了阳光,就像花朵失去了颜色,就像鸟儿丢掉翅膀。因此,想象力的培养是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必须让学生拥有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那就是想象。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学报版面补白出现差错的原因,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对如何充分利用好版面的补白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补白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①报刊上填补空白的短文;②补充说明。此外,补白亦可指称阅读方式,即读者借助联想、想象等方式填充文本空白,开掘、再造文意。本文所论补白有两层含义:①填补语文教科书中空白页面的图文信息,此为名词义;②对语文教科书中的空白页面进行补充,此为动词义。一、为何补白1.有白可补以国标本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  相似文献   
10.
一、于文眼处补白,提纲挈领 说题目是文眼并不为过.好的题目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或点明写作对象。或突出中心人物,或概括主要内容.或标示议论话题.或揭示文章主旨等.很多时候成为整体把握文本内容的钥匙。尽管如此.题目终究有其局限性.显然无法将文章的所有核心信息提示出来。所以.于文眼处下手.精心设计揭题思路.化小为大。可以真正收到提纲挈领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