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袁宏历史观的显著特点,是与其易学见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对易理的阐释是其史学见解的哲理基础.他根据<易>的阴阳之义来论证天人相通,从而推论出名教的起源;他根据<易>之三义:简易、变易、不易,对历史运动过程作出了变中有不变的解释;他根据<易>含天道、地道、人道,将历史变化和天人所助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李渔曲论中的“重机趣”,是李渔对戏曲语言机巧、生动、自然、幽默、风趣的重视,同时也是他对整个戏曲机巧自然、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审美风格的要求。李渔“重机趣”的提出,受到前人的影响,甚至与晚年李赟、袁宏遣等人“趣”的审美追求一脉相承。李渔“重机趣”的提出。也是对戏曲娱乐功能的重视,这对当时及后来的戏曲艺术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东晋史学家袁宏所撰写的编年体史书《后汉纪》,是在纪传体史书兴起后、编年体史书地位下降的形势下出现的 ,它在结构安排、记时方法、叙事方法、史论的形式到内容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编撰特色 ,从而更加完备了编年体史书的体例和规模 ,使其成为一种和纪传体并驾齐驱的史书体裁 ,为促进汉隋之间编年体史书的繁荣作出了贡献 ,在中国编年体史书中有着承上启下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东晋时有个叫袁宏的人,在朝中做吏部郎,官儿不大,但名声在外。传说中这个人脑筋可以急转弯儿,宰相谢安特别欣赏他这一点。袁宏出京做东阳郡太守的那天,谢安特意带了很多人给他饯行,也想趁机考一考他,算是一次特殊的"面试"吧,看他是否真像传说中那么神。两人执手相别时,谢安向左右的人要了一把扇子,送给袁宏,作为临别的  相似文献   
5.
袁宏《正始名士传》三卷,上卷曰《正始名士传》,中卷曰《竹林名士传》,下卷曰《中朝名士传》。盖佚于元。是书尚无辑本,今从《世说新语》刘孝标注、郦道元《水经注》、《北堂书钞》、《文选》李善注、《职官分纪》诸书,采得佚文三十节,事涉十七人,分卷仍原书之旧。并考佚文史实、文字之正误。  相似文献   
6.
《诗品》评价了左思、班固、袁宏的《咏史》之作,此三人分别列于上品、下品、中品。从《诗品》的评价,展现了钟嵘所认为的《咏史》之作的写作规范:"老于掌故"的、有"有感叹之词"的,其内容或为"怨",但要与自我联系在一起的及"得讽谕之致"指向社会。其语辞运用应该是不深不浅的,风格应该是具"风力"的"仗气爱奇,动多振绝"、"鲜明劲健"。总体评价应该是"高风跨俗"的,应该避免诸如"质木无文"或太实太露的缺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