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由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不吝笔墨地写道:“陶(渊明)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陶渊明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将玄言诗注疏老庄所表达的玄理,改为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使诗歌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并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他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质朴真率、淳厚善良,他对人生所作的哲学思考,连同他的作晶一起,为后世的士大夫筑了一个‘巢’,一个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2.
袁行霈先生治学,博采众长,独辟蹊径,致力于学术的代际传承和文明的国际传播,用力领域涉及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陶渊明研究、中国文学史研究、国学研究、为师之道、诗文书法创作.本文论述其中国文学研究部分的方法及成就:即诗歌艺术研究的纵横贯通:关于陶渊明的文献考辨与跨学科研究;以文学为本位的、多侧面透视与立体阐述的文学史研究,以及"三古七段双视角"的文学史分期主张.  相似文献   
3.
袁行霈先生主编之<中国文学史>认为,杜甫在长安时期"立登要路,致君尧舜"的理想就已经破灭.然而,大量诗证说明:杜甫"致君尧舜"的理想一直没有破灭,其致君之努力直至终老.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中古文学史研究领域,有一种理论即"魏晋文学自觉说"较为流行。其中尤以北京大学袁行霈先生的说法最具代表性,由他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二卷《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说:"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中古文学史研究领域,有一种理论即魏晋文学自觉说较为流行。其中尤以北京大学袁行霈先生的说法最具代表性,由他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二卷《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说: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7.
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是20世纪最具有开创精神的文学史教材,深受高校师生的重视和欢迎,是目前高校普遍使用的中文教材.但是,该教材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为缺少各类文体的特点及其渊源的介绍,忽视古代作家生平及思想情况的介绍,同时,个别地方还存在知识点的错误和缺漏.这些当是该教材再次修改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也谈陶渊明的哲学思考--兼与袁行霈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陶渊明诗文诠释,特别是通过对“自然”、“天道”、“真”等关键词语的诠解,深入对陶渊明哲学思想进行了剖析与思考,其结论是:它归于儒而不归于道。  相似文献   
9.
黄晓兵 《学语文》2003,(3):46-46
初中语文第一册袁行霈先生《〈咏柳〉赏析》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这样新颖的构思,这样清新的艺术境界,即使在唐诗中也不多见。”在教学中,有的教师认为这句话有语  相似文献   
10.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在每卷后均附有《文学史年表》,以时间为线索,为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等系年,对于使用者大有裨益。但是《文学史年表》中也存在一些疏漏之处,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加以辨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