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50篇
科学研究   57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4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结构裂隙控制看来是一个比较简单、普遍存在的问题,但却是一门与力学、热工学、材料学等专业知识关系十分密切的、复杂的综合性学科,是建筑工程中确保工程质量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该领域中,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规范和技术指标可循.本文仅从一般理论和多年实践经验方面,通过对砌体结构裂隙成因的分析,阐述控制裂隙的措施和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2.
李强平 《现代语文》2007,(11):41-43
"十七年文学"中作家对题材的选取直接关系到主流意识形态的评价。题材的限定与主流意识评价的介入使此时期的创作多有"二难"的现象。本文以细读文本的方式,解析了《青春之歌》在内在情节的设置,语流节奏和话语操作的选择上存在明显的"裂隙"之嫌。  相似文献   
3.
孙吴陨石溅落区发现相当数量的硅质陨石,其矿物成分多种多样,外观形态多姿多彩。标本鲜明而生动的外观特征和陨击形态在熔融状态下的硅质陨体上得到充分的体现,文章就此示图并加以阐述。另外,通过陨击嵌入体展示了孙吴主体陨石与孙吴硅质陨石、孙吴玛瑙陨石是一个互为关联的整体,它们共同构成了孙吴陨石群。  相似文献   
4.
该文将图像处理技术引入土力学实验,开展了裂隙性土直剪实验教学研究。首先,介绍了图像处理技术的操作流程,并利用该技术分析了土体裂隙形态的发育和裂隙参数的变化;然后,通过直剪实验研究了裂隙性土体的抗剪强度指标随干湿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最后,结合上述实验结果,探明了土体抗剪强度与其裂隙发育的关联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土样裂隙呈现出由微小裂隙萌生→主要裂隙与微小裂隙并存→主要裂隙主导的演变规律;干湿循环引起的裂隙发育导致土体黏聚力显著下降,这是土体抗剪强度衰减的本质原因,裂隙率是决定土体抗剪强度降低程度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煤巷掘进过断层的方法并得到了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液伺服三轴试验机和计量泵组成的实验装置,对型煤试件在围压和水压作用下渗透率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围压和水压均对型煤的渗透率有一定的影响,围压越大,型煤的渗透率越小,进水压力越大,型煤渗透率也越大。根据以上研究,了解了煤岩受应力和水压作用下的渗透率变化的基本规律,为煤矿开采过程中突水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1890煤矿封孔质量差、单孔瓦斯抽采浓度较低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带压封孔技术。经试验,带压封孔技术的应用可明显提高钻孔的封孔质量,增加钻孔的瓦斯抽采浓度。  相似文献   
8.
基岩裂隙水运移机理研究对基岩裂隙水水害防治以及污染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了由水泥和粗砂(粒径介于1 mm~2 mm之间)制成的单裂隙模型,开展了承压无压条件下基岩裂隙水流试验和拟合研究,讨论了水力梯度和流速之间的关系以及Forchheimer公式中线性项和非线性项的比例变化。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实验条件下的水流呈非达西流,用Forchheimer公式可以较好地拟合水力梯度和流速的关系,且拟合精度较高。(2)随着离出水口距离的增加,水流从非达西流向达西流演变,当距离足够远时可以将水流视为达西流。(3)在水流从非达西流向达西流演变过程中,临界雷诺数随着隙宽的增加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9.
贾浩谋  焦莹  李琛亮 《科技风》2012,(5):139-140,144
基于双重介质模型对裂隙岩体进行数值模拟,可以更为贴近实际情况.本文在研究孔隙介质和裂隙的渗流控制方程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建模,并根据研究的需要,分别针对不同裂隙宽度和不同渗透系数的孔隙介质模块组合对出水量分配的影响;增加不同渗透系数孔隙介质模块对出水量分配的影响、不同孔隙介质对出水量分配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层流状态下,双重介质渗流的水量交换主要特点如下随裂隙宽度增加,裂隙出水量占出水总量百分比显著上升;随孔隙介质模块组合渗透系数的增加,裂隙出水量占出水总量百分比下降但幅度不大.  相似文献   
10.
饱和粘土在失水固结时会产生干缩裂隙,在一定的条件下,裂隙的形成,演化,形态特征,分布特点,以及裂隙切割土所形成的区块的数量、大小都有一定的规律性.为了研究这些规律,对软土固结的裂隙特点有一定的了解,采用常温自然固结,并主要通过观察和测量的方法,对形成的裂隙作定性和初步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