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30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学记叙体在承载人类明的诸种字媒介中,自有其独到而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故阅读这一类体也并非一望而知,无需方法的。要正确地理解和阅读非学记叙,必须建构正确的“阅读模式”。正确的“阅读模式”的建立,应在了解记叙体总体特征的同时,着力把握非学记叙在内容、形式上的特殊性,即:朴素的记叙性,严格的纪实性和较强的实用性,并针对这种特殊性,采取“理智性”、“汲取性”的阅读方式——以汲取章思想内容为要旨,达到求知益智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闪亮的一刻     
闵彦钧 《新读写》2012,(12):29-29
对初中生来说,这是一篇不错的作文。作者从大自然中的闪电,想到了人生中要做最闪亮的那一刻,要奉献自己、照亮别人。文章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取材事例有代表性,如最美妈妈吴菊萍、割肝救母的彭斯等,表现了小作者的心灵之美。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的历史。屈辱的战争。我们不应该忘记;和平的阳光。我们更应该珍惜。解读历史,审视现在,展望未来。世界应早日铸剑为犁……本单元选文以叙事类文章为主。有新闻、小说、通讯、书信等文体。有的谴责非正义战争的残酷.有的记叙正义战争的胜利:作者既有“指点江山”的一代伟人,也有“激扬文字”的中外著名作家。学习本单元,要求:1.把握课文内容;2.评价人物形象;3.品味特色语言;4.体验特定情景与人物心情。  相似文献   
4.
情节和细节是阅读、写作记叙性文章时经常涉及到的两个问题.情节是指事情的变化和经过,一般情况下,事情都是按照"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的顺序展开情节的;细节是指一些细微而又具有典型性的情节和现象,它包括实物细节、动作细节、语言细节、肖像细节、环境细节等.  相似文献   
5.
武汉六中  黄德灿 《华章》2011,(12):30-31
文章要有主题,主题如何体现出来?人们常说,画好了龙,还必须点好睛。有了点睛才有主题吗?当然不是。因为文章的主题主要依赖于材料和内容。点睛只不过是把文章内容中含有的思想揭示出来。一般的记叙文章有点睛的必要,考场记叙文章更有必要。强调必要,一是为了引起考生的重视,深化文章内容,二是为了给快速阅卷的老师一个明确印象。可是不少同学点睛做得很生硬,像是硬贴上去的一个标签,给读者留下的是一个不好的印象,显然巧妙点睛是艺术,要做到水到渠成,发人深思,进而让读者拍手叫好,就要值得我们好好想一想。  相似文献   
6.
我家的吊兰     
这篇文章最大的优点是记叙很有条理性,种黄豆的过程有条不紊地一步一步记述下来,语言简明而精确。结尾的这句话特别有意思,一个舍不得放下的动作描写,流露出了心里对黄豆新芽的兴奋和喜欢。  相似文献   
7.
孙雪燕 《课外阅读》2011,(2):239-239
杂记是可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的小短文。学生每天用它写自己的见闻、体会、感受,老师勤批改,这对教语文的班主任来说,可谓一举两得,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更有利于了解学生,从而获益于班级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刘婧 《辽宁教育》2006,(7):77-78,81
一、文本分析 《二泉映月》生动地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的精神。文章真挚感人,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9.
在课标实验教材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特别是第三学段,散文占很大比重,有如《梅花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之类的记叙性散文,也有如《匆匆》《白杨》《山中访友》之类的抒情性散文,还有少量的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议论性散文。这些散文,文质兼美,既是学生学习规范语言的典范,又能给予学生文化熏  相似文献   
10.
展示心迹,综合运用记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抒写真情是中考作常见的类型。要写好这种类型的章,除了要有创新的立意、精良的选材之外,在作过程中一定要将多种表达方式有机结合。要做到有机结合,必须选择最佳的结合点:1.在叙事的关键之处,用议论点破章主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