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0篇
  免费   2篇
教育   530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金圣叹的评点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学阅读活动,是接受主体和接受客体双向建构的过程,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有无相生二者相互依存,意味着事物在矛盾和转化中不断产生新事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李明金 《新职教》2000,(7):22-22
每门课程都少不了作业。作业的批改、评点是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成效、学习态度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几年来,我认真进行作业评点,并做了某些探索和尝试,深深感到:作业评点并非低层次、可有可无、不登大雅之堂的“小儿科”。它是一种生动、有益的教学方式,不仅补充了课堂教学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能真正鼓舞和激励好学生,鞭策和惩罚差学生,进而培养学生形成崇尚知识、刻意求新的良好学风。实践表明,作业评点除能帮助教学外,甚至对学生学会做人也产生重要的影响。一、作业评点是教与学的结合点每一位老师都希望自己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了解老师的教学效果,可从课堂提问、同行听课、学生测评,甚至通过考试来达到。但这些子段不  相似文献   
3.
李宁 《记者摇篮》2006,(9):49-50
近几年,说新闻类型的广播节目纷纷涌现,这是资讯时代的产物,也是广播在以传播为中心转达变以听众为中心的进程中,寻找到消息密集型新闻节目较好的传播方式之一。集编采播合一的主持人根据自己的编辑意图交新闻稿件以叙述的方式向听众讲述新闻事件。主持人可以在新闻稿件之间进行提示、串联、“评点”。  相似文献   
4.
《出版参考》2005,(1):56-56
《走火入魔的英语》,朱鲁子、杨艾祥著 《星象解码——引领进入神秘的星座世界》.陈久金著.群言出版社, 《错错错——唐锡阳绿色沉思与百家评点》,唐锡阳编著,沈阳出版社,  相似文献   
5.
6.
论纪昀的《文心雕龙》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昀评《文心雕龙》无论是版本校勘,还是理论评点上都很有贡献,虽然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研究系统,但在《文心雕龙》学术史上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脂砚斋《红楼梦》评点 ,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意境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审美范畴。对意境的作用和创造意境的方法 ,加以梳理和归纳 ,使之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形态。  相似文献   
8.
刘应登批注《世说新语》,既进行词语、典故、史实、人物的训实,又涉及小说人物性格、情节设置、艺术表现的评点。虽然由于刘应登对小说文体的特性并没有表现出非常清醒的认识,他还不能有意识地从小说文体这个角度切入进行批注,因而对《世说新语》小说特征的认识不免有限,但其批注却在很多方面启发了稍后中国古代小说评点艺术的创始人刘辰翁。刘应登对于中国古代小说评点的贡献应予以肯定。  相似文献   
9.
在明代科举事业的推动下,茅坤的古文评点本在明代十分盛行,其《史记抄》、《唐宋八大家文钞》皆广受好评。但茅坤的这些评点本并非仅为八股创作而产生,其编选过程及编选宗旨皆体现了茅坤为贯彻"文以明道"思想的复古志向。茅坤评点的体例、内容等呈现出"法"与"意"相统一的特征,使他超越了以往评点家,促成了明代古文评点的空前兴盛。  相似文献   
10.
人人称《智取生辰纲》(下简称《智取》)写得好,然未必人人能确言其妙处。今人对《智取》作艺术鉴赏,其见解未必有多少能超过四百年前的《水浒》评点家金圣叹。读《智取》是一种艺术享受,读金圣叹评点本《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金圣叹移此书第一回作“楔子”。下引字出此不注),又何尝不是一种艺术享受?金圣叹评点的形式有回评、眉批、夹批三种。金圣叹对此回总的艺术评价是:“耐庵妙笔”“独有千古”。这一艺术评价,建立于准确精妙的评点之上,显出其独特的、然而又是令人信服的美学鉴赏眼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