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3494篇
科学研究   149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49篇
综合类   87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53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249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410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38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类语词典是根据先有的意义或概念、或特定思想,由属于同一范畴、代表同一类事物的词即类义词编排而成的词典。本文第一部分总结各大语种类语词典编纂概况;第二部分探讨类语词典分类标准,认同结合概念与语言结构和系统两个方面确立类语词典分类标准的观点;第三部分创造性地将词义范畴导入类语词典编纂理论研究,认定在类语词典释义中,词义范畴基本可以占据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2.
"腐败"一词义项有三,一为腐烂:不要吃~的食物;二为(思想)陈旧;(行为堕落):~分子;三是(制度、组织、结构、措施等)混乱、黑暗:政治~.(<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第391页)义项一是其本义,出现很早.如<史记>记载:"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腐败"的后两个含义出现较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大约是在我国封建时代晚期才出现的.一个世纪以来,"腐败"一词与政府、机构、官员行为密切联系.而随着近几年我国政府不断增强打击腐败的力度,"腐败"一词频频升温,出现在各大报刊杂志,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3.
曹霞 《语文知识》2004,(5):37-37
在度过了一段低迷期后,李金羽居然一发而不可收拾,以12粒进球在射手榜上独占鳌头。曾经以个性张扬而闻名的阳光少年,在这个赛季再次让人领略到那逼人的青春气息。(搜狐搜索大众网2002年9月13日引《齐鲁晚报》)  相似文献   
4.
刘轶丹 《收藏》2009,(12):94-95
所谓造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用泥塑成或用石头、木头、金属等雕成的形象”。东汉末,丹阳人笮(ze)融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做黄金涂像,衣以锦彩(见《后汉书&#183;陶谦传》),这是关于中国造像的最早记载。造像可分为三种,即石像、铜像、泥像。三种中,保存下来的以石像最多,铜像次之,泥像则较少。  相似文献   
5.
(1)假若把青山喻为一道翠屏,太湖比作一片明镜,那么,陶都就应该是一位美轮美奂的靓女,她正在这里聚精会神地为艺术作着奉献。(杨国民《有缘是陶都》,《人民日报》1992年5月18日)(2)水不仅多而且好,无论多深总能清澈见底。阳光折射出层层涟漪细细碎碎,美轮美奂。(《水的情怀故乡的水》,《人民日报》2001年9月6日)(3)《芝加哥》巧妙地在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戏剧框架中制作了一道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原汁原味的百老汇视听盛宴美国音乐剧〈芝加哥〉岁末进京》,《人民日报》2004年11月5日第九版)以上三例,有关“美轮美奂”成语的运用正确与否值…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一册《劝学》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课本对“参”的解释是:“参,验、检查。”这一注释值得商榷。《辞源》:“参(san),通‘三’。《左传·隐公元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  相似文献   
7.
周掌胜 《语文知识》2000,(10):62-63
《赤壁之战》:“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高中课本注解“恶其能”:“嫉妒他的才能。恶,厌恶。”课本注者大概认为“厌恶他的才能”这种说法讲不通,故引申为“嫉妒”。殊不知“恶”字自古及今,均无嫉妒义。因而笔者认为这个注解欠妥。那么,“恶其能”的“恶”应作何解释呢?鄙意以为应解释为  相似文献   
8.
《尔雅》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辞书,《现代汉语词典》是我国现代一部较有影响的词典。本文通过对《尔雅》和《现代汉语词典》释义方式的考查与比较,揭示二者的异同及其历史传承关系。  相似文献   
9.
《天津档案》2006,(11):28-28
上一期,我们对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违反职责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的规定作了解释,本期仍请崔平同志就本条规定的非国家所有档案管理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关系加以阐述。[编按]  相似文献   
10.
虽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等待”和“期待”两词注释基本相同,但在实际上二者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因为我们“等待”的往往是无可奈何或者顺其自然的过程或者结果,而我们“期待”的则是自信盼望并坚信其必然出现的进程和情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