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82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本文结合认知学习模式的特点,分析了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与词汇习得过程及词库构建的相互关系,进而指出如何利用认知词库推动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程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心理词汇、外语心理词汇、二语心理词汇、双语心理词汇所涉及到的语言与思维关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阐释和讨论,明确指出:1)在语言习得和外语学习过程中,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套系统会因信息输入途径的不同而各自、相继或同时参与着信息加工;2)两种思维系统所参与的信息加工,会以"词条或概念群组"的形式加以储存;3)提出了外语学习信息加工心理词库的假说;4)并对定位论和总体论以及各种类型心理词汇的分类、概念及其信息输入、储存、激活等问题分别进行了简明扼要地阐述、分析和讨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脑信息加工神经网络化体系论"假说。  相似文献   
3.
我国国家叙词库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漪 《情报学刊》1993,14(3):209-212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对现有语义网构建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谓词库为基础构建语义网的方法.从理论上对该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初步论证和探讨,并以书目数据语义化描述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和验证.以期为研究者了解语义网构建和资源语义化描述方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心理词库理论,从认知心理学视角探讨词汇教学。提出相应词汇教学模式:语音输入领先化、音义通达经常化、语义信息多模态化、词形输入输出强化。  相似文献   
6.
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推动“互联网+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吹响了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军号。“互联网+教育”是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推动教育创新发展的新形态,是教育信息化从融合走向创新的过渡阶段,其着力点和工作思路与前期教育信息化工作不尽相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正在学习国家文件精神,制订本区域的落实方案。研究以2015年《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以后至2022年7月各省域出台的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文件(共27份)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互联网+教育”政策关键词词库,对各省域相关政策文件进行词频分析,力图揭示我国各省域“互联网+教育”政策导向的特点,包括落实国家文件精神的程度,以及各省推动方案的重点。研究以作者提出的“互联网+教育”外延的“六个新”为政策观测点,以作者团队前期研究的“互联网+教育”本体库为基础,以相关政策文件为语料,构建了具有2592个关键词、7个大类和28个子类的“互联网+教育”政策关键词库,利用该词库对省级文件进行了关键词词频分析,从一致性、关注度和表述丰富度三个方面揭示了我国省域“互联网+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了用机器辅助受控联机标引的方案,采用了由受控词与部分关键词构成的混合型系统词库的动态生成技术。在汉字分词技术与智能型全自动标引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实为一种提高标引工作效率、加快自建库速度的实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9.
10.
汉语动补复合词致使性特征的语法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表达致使是汉语动补复合词的重要特征。动补复合词到底是在词库内还是句法层面上生成的,其致使性特征又是如何核查的,这些问题引起了生成语法学者的关注,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观点。本文拟在评介有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察汉语动补复合词的句法、语义特征,探讨汉语动补复合词致使性特征的语法属性。考察结果表明,汉语动补复合词的致使性特征似应视为句法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